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明時評:給女考生集體降分,隱性歧視更可怕

光明時評:給女考生集體降分,隱性歧視更可怕

作者:熊志

8月2日,日本多家媒體報道稱,日本東京醫科大學在今年2月進行的醫學部醫學科的入學考試中,對女性考生的成績一律予以降分處理,控制女生錄取人數和比例。而且,這種僅對女生不利的做法並未對考生作出說明,從2011年左右開始一直持續進行。

03:12

東京醫科大學性別歧視曝光後,引來眾多批評之聲。根據東京醫科大學相關人士透露,給女性考生集體降分是考慮到女性從醫後因結婚、生育離職的情況較多,會導致醫院出現職位空缺。但這種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是「必要的惡行」的操作,不論其是否有科學依據,都掩蓋不了歧視本身的不合理。自始至終,東京醫大的操作都秘而不宣,女性考生在不知情的狀態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被調低10~20%。如果沒有媒體揭露,想必這種隱晦的性別歧視做法還會一直繼續下去。

也正是因為這份歧視的隱蔽性,其對女性的傷害一直以來被掩蓋了。分數的人為控制帶來的是醫學領域女性升學率的大幅下降,並由此造成一種她們不適合學醫的刻板印象,強化外界對女性的有色眼鏡。生活中,類似的歧視還有很多變種,比如女司機被妖魔化,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數據能夠支撐女性不適合開車,或者交通事故率高於男性的說法。很多性別歧視,還是發軔於對女性能力骨子裡的偏見。

現實中很多企業考慮到有關崗位的針對性和要求,在招聘時會傾向於選擇男性,直接註明性別要求,這種明面上的招聘門檻無可厚非。因為性別平等並不意味著否定求招聘方的自主選擇權,絕對不能設置性別要求。企業會衡量人力成本,如果把「特定的招聘對象」藏在個人判斷里而非寫在紙面上,那麼即便是女性過了簡歷關和初試,還是很可能因為各種理由被淘汰掉,最終空歡喜一場。

但是這種雙向自主選擇,僅限於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領域。新聞中所涉及的是大學入學考試,暗箱操作本身就不合理,而入學也不同於入職,教育是更趨向於公共性、性別平等原則更應該徹底貫徹的領域。用篡改分數的手段區別對待女性,是對女性的不尊重,也不利於就業市場的性別均衡。包括在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招聘中,除非崗位特殊,排斥女性的行為都會被明確禁止。《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都明確提出,用人單位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當然,徒法不足以自行。就像東京醫科大學案例所顯示的,當下女性權益的脆弱,恰恰體現在各種隱性的歧視上。基於個人和企業之間不對等的博弈關係,職場女性在被歧視的環境中往往缺少主動權,最典型的是有些企業在女職工懷孕時,會故意將其安排到條件更差或者待遇更低的崗位,逼迫她主動走人,省去裁員的成本,規避法律風險。

日本在「高考」上區別對待女性,近期全球範圍內也出現了許多關於兩性平權話題的討論,這一方面說明性別歧視是個全球議題,另一方面也印證了兩性平權之路的舉步維艱。對於類似事件的揭露,有利於重建女性在公共領域上的話語權。而要真正保護女性不再受到類似的不公平待遇,就得從消滅隱性歧視入手,重視女性權益保護,加快相關制度建設步伐,在教育、就業等各個領域都堅守公平對待的底線。(熊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時評 的精彩文章:

光明時評:P2P集中「爆雷」,監管應該硬起來
光明時評:校門口放坦克,「軍事化教育」不該如此招搖

TAG:光明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