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造整潔好看的電腦桌面,或許你需要這根光纖HDMI線

打造整潔好看的電腦桌面,或許你需要這根光纖HDMI線

一、寫在前面

03:12

開博爾(Kaiboer)給我的印象是一家生產高清網路盒子的企業,曾經用過他們家的H19盒子,外觀方方正正、黑乎乎的,價格還行,399元。後來家裡的老液晶電視掛了,喇叭壞了,於是就換了樂視屏霸,H19就一直吃灰了。這次看到論壇眾測放出開博爾光纖HDMI線,有點意外,原來它也出數碼配件啊,而且價格還不低,499元,比我那隨便買的銅芯HDMI線貴太多了。光纖HDMI線我還從沒用過,趕緊碼字申請試試,沒想到時隔一年,終於被外設天下管管們翻牌了,感謝論壇給我一個體驗光纖HDMI的機會,剛好可以和我多年前花20塊買的銅芯HDMI線對比對比。

二、包裝附件

以前買的20元銅芯HDMI線也就一個塑料袋包裹,沒想到開博爾還弄了個大盒子包裝,搞得我還以為發錯貨,發成網路盒子了呢。白色盒子,正面是開博爾的LOGO,背部是廠家信息,還有個防偽標籤。

打開盒子,線材固定在黑色圓形凹槽里,還有一本產品說明書,如果將黑色塑料換成黑色海綿會顯得更高大上。

盒子很大,不過東西沒多少,就一個線材和產品說明書,其實也可以再附贈幾根魔術扎帶,方便用戶走線。

一根線材也有說明書,也是醉了。不過,別說,安裝說明還真要看看,裡面有兩個信息要記住。一是光纖HDMI是分輸入和輸出的,二是光纖HDMI不能走直角,彎曲半徑不能小於20mm。前面不注意,屏幕不顯示,前面不注意,那就直接弄壞啦。

三、外觀細節

線材整理的挺逼格的,介面有防塵帽,外面還套了個黑絲,哦不,黑網。

線材外部是深灰色的編織保護網,通過兩個魔術扎帶捆綁固定。

線材介面圓圓潤潤的,上面有灰色塗層,線末套有熱收帶。介面經過鍍金處理,標配了透明防塵蓋。這裡要提的是,接頭上面有個小三角形,如上圖,箭頭朝外(Display),代表輸出,同理,箭頭朝內(Source),代表輸入。大家連接設備的時候,別弄錯了。

HDMI介面是防呆設計,反過來是無法使用的。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內部是藍色的,類似USB3.0。

介面黑網上各掛了個藍色小吊牌,如圖,上面標註了Source端,這個介面是用來連接藍光播放器、智能盒子、PS3、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的。

這是開博爾光纖HDMI線材的剖面圖,4芯光纖、7芯銅線,圖中也可以看到外屏蔽單元,防止電磁干擾的。

四、外觀對比

【整體對比】:左邊是開博爾光纖HDMI線,右邊是銅芯HDMI線。

【線材對比】:遠看沒覺得,走近一看,差別還是挺大的。開博爾光纖HDMI線是深灰色的編織網,銅芯HDMI線是棕黑交替的編織網。

【介面對比】:兩款介面都是鍍金的,開博爾光纖HDMI線接頭外殼是金屬的,銅芯HDMI線介面外殼是塑料的,不過開博爾光纖HDMI線接頭是分輸入和輸出的,而銅芯HDMI線介面是不分的。

開博爾光纖HDMI線接頭內部是藍色的,銅芯HDMI線介面是黑色的。

【重量對比】:兩根線材都是2米長,重量卻差距很大。開博爾光纖HDMI線重約103g,銅芯HDMI線重約214g,前者還不到後者的一半。2米都差這麼多分量,這要是幾十米,這不得差好幾斤啊。

【線材直徑對比】:遊標卡尺,我是使勁將線材夾緊測量的,開博爾光纖HDMI線為4.13mm,銅芯HDMI線為7.40mm,差距一半不到的樣子。同樣,如果也是幾十米的話,捆起來後,體積差距也是挺大的。

【介面厚度對比】:開博爾光纖HDMI線是金屬的介面,上面有塗層,如果使用鋒利的尺鉗,會弄花了表面,於是用個塑料膜隔一下。經測量,開博爾光纖HDMI線為8.70mm,銅芯HDMI線為13.77mm,前者更小巧一些,而且前者內部的構造比後者複雜多了,沒想到也做的這麼薄。

【柔軟度對比】:我嘗試著將兩款線材繞在筆上,開博爾光纖HDMI線不能太用力拉扯,我只敢繞到這個程度了,銅芯HDMI線質地非常硬,我拚命繞也只能繞這樣了。兩款線材雖都不算非常軟的那種,不過比起來,前者還是要稍軟一些的。這裡要再次提醒一下大家,光纖HDMI線是不能折角90度,不能硬拉硬扯的。

五、使用對比

這是家裡的樂視屏霸,尾部HDMI介面挺多的,這是同時將兩款線插上去的效果。插上去,介面區別不大,不過線材差別很大。如果電視櫃要走線的話,左邊又硬又粗的線是很難打理的。

暑假了,客廳的電視被閨女長期霸佔,我就暫且用書房的華碩V29S電腦顯示器來體驗體驗吧。簡單說一下我的電腦配置,至強E3-1230V3處理器、GTX960顯卡。

開博爾官網看到了一個家裝布線注意事項,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是接頭與線材不可成90度角;二是布線的時候要對兩端接頭保護好;三是布線前先測試後布置,戴好防塵帽,不硬拉、不扭曲、不打結。

1、4K解析度圖片體驗

原先選的是一張風景,這麼枯燥的評測,沒有美女咋會有人看,網上搜了一張4K高清圖片,雖然我壓縮成800X450了,畫面看著還是很細膩的。

然後筆者使用尼康D7100+50定,分別替換兩款線進行拍攝。左邊是銅芯HDMI線,右邊是開博爾光纖HDMI線,經過筆者放大,還是沒能發現兩者的區別,亮度、清晰度都差不多。

然後筆者又換了一張水果圖,原圖的色彩還是很艷麗的。

同樣,筆者分別切換兩根線來拍攝,左邊是銅芯HDMI線,右邊是開博爾光纖HDMI線。因為顯示器、光線、相機設置等因素,和原圖比還是差很多的。經過仔細比對,無論色彩還是層次感,還是很難發現差異。

2、4K高清視頻體驗

接著,筆者播放了一段4K高清視頻,3:41秒達到了855MB容量。以前在配置低的電腦上播放會有卡頓,使用E3+GTX960,還是很流暢的。

筆者同樣也分別使用兩款線來進行體驗,左邊是銅芯HDMI線,右邊是開博爾光纖HDMI線。兩款線材都能流暢播放4K視頻,也沒發現拖影、卡頓現象,筆者手動快進也能流暢調節。所以,同樣兩者也沒有發現多大的差異。

3、《刺客信條》遊戲體驗

靜止的圖片、動態的4K視頻都測試了,下面就測試一下遊戲畫面,筆者選擇了比較喜歡的《刺客信條》。

左邊是銅芯HDMI線,右邊是開博爾光纖HDMI線。一開始沒仔細看,發現右邊的比左邊畫面要亮一些,後來一看,原來遊戲出現了一些陽光,所以才稍微亮點。所以,筆者認為,兩款線材對遊戲畫面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六、最後韶韶

筆者設備有限,顯示器不是4K高清,也沒有高端的音頻播放設備,只能進行這種簡單的測試了,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諒解。最後,使用開博爾官網的一張對比圖來結束今天的評測。光纖對比銅芯優勢還是挺多的:

1、光纖可以做到150米以上,銅芯只能35米,前者損耗小,後者越長損耗越大。

2、前者線徑可以更小,分量更輕;前者柔韌性比後者要好一些。

3、前者防干擾能力要稍優於後者。

4、4K信號,前者能支持到150米,後者不能超過35米,後者遠距離需要信號放大器。

雖然光纖HDMI線相比銅芯HDMI線有很多優點,不過在2米這個短距離情況下,對於沒有支持4K高清設備的家庭來說,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入手,畢竟光纖HDMI線的售價要遠遠大於銅芯HDMI線,一個499元,一個20元。當然,如果你家庭的設備和4K高清屏幕、音響距離較遠,為了畫質和音質不損耗,還是值得考慮一下光纖HDMI線的。一是無需信號放大器即可長距離無損傳輸,二是線材更細、分量更輕、柔韌性更好,裝修走線時更方便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硬體是一門學問 的精彩文章:

TAG:硬體是一門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