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軍旅書法家的字,雄渾壯美!

古代軍旅書法家的字,雄渾壯美!

在漫長的中國書法史上,古代的軍旅書法是閃爍在歷史天空里的一顆明星。右軍將軍王羲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抗金名將岳飛、抗元名臣文天祥……這一長串彪炳千古的名字,無不顯示著古代軍旅書法的壯美豪邁。

一、張飛篇

張飛是家喻戶曉的三國名將。他勇猛過人,義薄雲天。鮮為人知的是,他並非大字不識的大老粗,據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記載: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傳說《立馬銘》就是他打敗張郃後所寫。現銘文已不可考,只能看到清光緒間的拓本。

張飛隸書《立馬銘》(傳)

二、王羲之篇

書聖王羲之的人生也跟軍旅生活有密切交集。他32歲參軍,48歲擔任會稽內史,軍號右軍將軍。正是這段軍旅生涯,令他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靈感迸發,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而他氣勢磅礴的《樂毅論》,講的是戰國時燕國將軍樂毅出征打仗的歷史事件。

王羲之小楷《樂毅論》(局部)

(越州石氏本)

三、謝安篇

謝安是東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他曾指揮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東晉軍隊在他的指揮下戰勝了數量十倍之多的強敵。謝安擅長行書,通音律,被王儉稱為「江左風流宰相」。這篇《中郎帖》能看到謝安的書法風格,行雲流水,典雅雍容。字裡行間隱約可見謝安對中郎突然離世的悲痛。

謝安行書《中郎帖》

四、顏真卿篇

顏真卿的人生也與軍旅生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前半生他生活在繁華的盛唐,安史之亂後,他組織義軍討伐叛軍,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是令人肅然起敬的硬漢、忠臣。他用一生詮釋了氣節和忠烈。他的《祭侄文稿》表達了對被叛軍殺害的侄子顏季明的思念和悲痛之情。

顏真卿行書《祭侄文稿》(局部)

五、文天祥篇

抗元名臣文天祥的一生處在山河破碎的年代,為了抗元,他傾家蕩產招兵,在各處苦戰。後來戰敗被俘,他拒絕元朝招降,不為功名利祿動心,始終保持著難能可貴的氣節。他慷慨就義的時候,年僅四十七歲。他留下來的書法作品,篇篇都是精品。

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右自警辭》(局部)

六、岳飛篇

抗金名將岳飛將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戰鬥中,「精忠報國」是他自始至終不變的追求。除過突出的軍事才能和軍事成就,他的書法造詣也為人稱道。他書寫的「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廣為人知,而他的《前出師表》風格雄渾有力,氣壯山河。

岳飛草書《前出師表》(局部)

七、陸遊篇

愛國詩人陸遊一生堅持抗金,然而遭到屢次打壓,鬱郁不得志。他在46歲投身軍旅,雖然這段經歷只持續了8個月,卻給他的一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在他的眾多詩歌和書法作品中,他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他的書法《自書詩卷》是他在八十歲時的作品,氣勢磅礴,筆力縱橫。

陸遊行草《自書詩卷》(局部)

GIF

總監丨崔鑫

編輯丨歐陽媛 蒙言

執筆丨楊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罕見!1940年代的一本鋼筆字帖
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