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國大將原定14人,為何最後成了10人,剩下的4個人怎麼樣了?

開國大將原定14人,為何最後成了10人,剩下的4個人怎麼樣了?

抗日戰爭時期,不少熱血烈士棄筆從戎,拋妻棄子,征戰沙場。奔赴在前線的先烈們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生死之度外,浴血奮戰。朝鮮戰爭時期,又湧現出一大批想要衛國立功的勇士們。如果沒有革命先烈的拼搏,就不會有我們和平白鴿飛翔的今天!在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們,國家評選了開國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但是,最開始的時候,評選的是十四個開國大將。在授銜之前,國家擬定了一份名單。按著這些名單,一家服裝廠在趕製相應的衣服。可是有4個人,卻主動拒絕了授銜。這是哪4個人呢?

第一個就是李先念了。李先念這個人在軍中的威望,和徐海東差不多。而徐海東在開國十大上將中,排名僅次於粟裕。他隨紅四方面軍艱苦轉戰,先後參與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川陝革命根據地,後指揮長征的先頭部隊。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擔任了新四軍的師長。

他擔任新四軍獨立游擊隊支隊司令員,率部開展敵後游擊戰爭,開闢豫鄂邊抗日根據地。1941年皖南事變後,他率部多次挫敗日偽軍的掃蕩、「蠶食」和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李先念可是人民得以解放的功臣,按照當時的評定條件,李先念軍銜的確可以被授予,而且還是「元帥」的軍銜。可是他卻拒絕了。

第二位叫譚震林,這大家可就熟悉了。1926年加入共產黨,參加秋收起義,帶領革命家攻佔了茶陵縣城,後被推舉為政府主席。當時的譚震林才25歲,就有此成就。這也是我軍建立的第一個縣級政權。因為在地方工作,需要和老百姓交流,所以他拒絕了授銜。建國後,譚震林當上了省委書記,後又成了國務院副總理。

第三位叫鄧子恢,還曾是粟裕的上司呢,在南方領導隊伍進行游擊戰,可是他也拒絕了授銜。後來他一直在中央工作,位列副國級。

第四位叫張鼎丞,曾擔任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也拒絕了授銜。建國後,他當上了省委書記。

老一輩革命軍高風亮節,不慕名利,讓人敬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公交廠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公交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