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辟穀、痛哭……這些「自殘養生法」千萬可別學

辟穀、痛哭……這些「自殘養生法」千萬可別學

GIF

感覺不舒服了就「餓一餓」自己,感覺精神萎靡不振就洗個冷水浴,此外像「時而痛哭一場、光腳走路、累暈睡的香」等「自殘式」養生法最近屢屢被人親身試驗並在朋友圈展示出來。這「自殘式」養生法的人表面上覺得自己有精神了,其實對不知這些行為對健康損害特別大。

著名傳統文化學者、道家養生研究者李傑表示,在談論具體的養生方法之前,有必要普及下正確的健康理念,也就是「到底什麼才算是健康?」

李傑說,「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準有三方面:一是身體健康,醫學稱為軀體健康;二是精神健康,即心理健康;三是對社會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

他認為,大眾試圖嘗試的所有養生保健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應該是為了達到這三條健康標準。

心理諮詢師聶羽含則表示,「嚎哭族」最早興起於東南亞國家,還曾有人專門舉辦一些「痛哭會」,放一些悲傷的電影,讓壓力大的人在痛哭中緩解自身情緒。

聶羽含說,從心理學上來講,哭泣確實能夠緩解人們緊張、焦慮的情緒,但她不建議人們把痛哭當成一種「療法」。

「哭泣畢竟是人情緒不穩定、心理脆弱的表現。雖然它能讓壓力暫時被緩解,但因實際問題並未被解決,所以會有越哭越傷心的感覺。而且作為一種宣洩手段,哭泣會讓人感到空虛無聊、抑鬱、痛苦,並不利於人的心理健康。」

聶羽含建議,作為宣洩壓力的一種方式,人可以偶爾痛哭,但哭多了對心理健康也不好,更多的應該是建立科學的生活觀,培養積極的愛好。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范志紅在其個人微博上公開明確表示,「請注意,一年餓一天不妨礙,一個月餓一天也沒問題,但經常省略一餐是不利於胃腸健康的。所謂『辟穀』一周甚至更長時間內遠離糧食和優質蛋白質食物,會降低代謝率,反而不利於控制體脂和預防慢性疾病。

03:12

醫生吳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進行辟穀的。即使是《紅樓夢》這樣的經典著作中,講的也不過是「餓兩頓」,絕不是「餓28天」。

他說:「過去的辟穀一定是從餐量的減少開始,逐步地不吃葷菜、不吃主食、不食素菜,一點點進入到辟穀狀態,兩三天後再一點點恢復飲食。而現在所流行的『凈食療法』大多是人們突然間在某一天就宣布斷食了,而突然斷食對人體的損傷非常大,像體內電解質紊亂可能會造成休克,嚴重的會造成重度昏迷。」

GIF

光腳走路會起到通過刺激足部穴位達到健身的目的嗎?

吳楠醫生對此持不支持態度。他表示,在家光腳踩在地板上不僅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會造成身體免疫力的下降。吳楠建議那些熱衷「光腳走路」療法的人,穿著軟鞋在公園裡的石子路上多走一走即可。

「養生,可千萬不要盲目追流行!」談到過往流行過的養生方法時,吳楠醫生表示,有很多養生方法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

「現在有一個很怪的現象是,某個養生方法流行起來好,人們是不顧自己的體質、年齡、性別,往往會一窩蜂地去效仿,這是非常盲目的行為。」

吳楠強調,人們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標明「養生」二字就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事情,這絕對是「健康的誤會」,「務必要辯證、客觀地看待各種流行的所謂養生的理論及其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路

GIF

掃碼我就親你一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辟穀 的精彩文章:

聽85後女青年講講,辟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辟穀和斷食,誰是偽科學?

TAG:辟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