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官員落馬後,案發單位還要做這些事兒

官員落馬後,案發單位還要做這些事兒

撰文 | 高語陽

官員落馬後,案發單位怎麼查擺問題?

據《紀檢監察報》,7月3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全國生態環保系統「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動員部署會。

生態環境部黨組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決定,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孟偉嚴重違紀案作為反面教材,在全國生態環保系統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治理工作。

由一位官員落馬而引發的「大掃除」不在少數,那案發單位都怎麼做?有沒有什麼新做法?


把專項治理作為政治任務

先看看這次生態環境部在全國環保系統開展的專項治理工作。

引發這場「大掃除」的是落馬官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孟偉。

去年11月,中央紀委官網通報,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孟偉接受組織審查。今年4月,孟偉被雙開。

03:12

雙開通報中提及:孟偉政治蛻變,經濟貪婪,從一名環境保護工作者淪為政治生態、自然生態的「污染源」,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和科技界造成了嚴重惡劣影響。

孟偉1982年開始就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工作,2001年出任院長,到2016年,他擔任院長一職長達15年。期間,2009年12月,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3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孟偉職務多,有很大的決策權、話語權,而且任職時間長,影響大,危害不可小覷。據《紀檢監察報》,孟偉長期任職,也暴露出生態環保系統在幹部培養、選拔、管理、使用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

為了充分發揮孟偉案件的警示教育和治本作用,生態環境部黨組要求全國生態環保系統把這次專項治理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認認真真搞一次政治生態的「大掃除」「大修復」。

具體來說,從8月起,部黨組將帶頭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部系統所有黨支部也將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明確整改事項和具體措施。

專項治理工作還將開展「不忘初心、重溫入黨志願書」主題教育,加強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領導,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管黨治黨寬鬆軟、軟弱渙散、戰鬥堡壘作用不強等突出問題。同時,優化黨務紀檢組織結構,配齊配強專兼職黨務紀檢幹部。

會上,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傑表示,通過開展專項治理,要集中力量制定完善項目管理、財政資金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及時將專項治理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轉化為制度機制。


「規定動作」有講究

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已經成為了官員落馬之後案發單位的「規定動作」。

今年,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凡查結的黨員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都要在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開展警示教育,用好反面教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舉一反三、以案明紀。」

安徽省原副省長陳樹隆、楊振超、周春雨落馬後,安徽省四套班子及其他省直單位、省屬高校、省屬企業黨委(黨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都紛紛召開警示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

而且,不僅是「大老虎」,其他級別的領導幹部落馬後,案發地區、部門和單位領導班子也開會。

專題民主生活會如何開、何時開?有什麼「講究」?

據《紀檢監察報》報道:

在開會時機上,一般選擇影響大、具有重要警示意義的典型案件,在其黨紀處分決定作出之後不久進行,做到趁熱打鐵、乘勢而上。

在開會範圍上,主要根據違紀者職務、組織關係、分管工作、主要違紀事實發生地等情況確定。

例如,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傑輝落馬後,因其案發地主要在河北、遼寧,兩省相關部門和單位都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

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重點在於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於要「紅臉」、「出汗」,走過場是必然不行的。因此,一些地方在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時也會提出一些具體要求。

例如江蘇省宿遷市一場專題民主生活會前,宿遷市紀委監委明確要求參會人員做到「四個談清楚」:談清楚對被調查人的認識,談清楚自己與相關涉案人員的關係,談清楚自己在被調查人所犯錯誤里有沒有責任,談清楚自己有沒有問題需要向組織交代。


「現身說法」的幾種方式

除了「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

現在採取得越來越多的是製作《懺悔錄》和製作專題片,讓被查處的幹部現身說法。有些地方更進一步,不再讓大家通過文字、視頻看到落馬乾部,而是直接組織大家旁聽落馬乾部庭審,當面接受教育。

懺悔錄大家見到的應該不少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工作報告和《關於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都對把嚴重違紀違法幹部懺悔錄作為反面教材,認真開展警示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

據中央紀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懺悔材料一般都是被審查人親筆書寫,一般是在審查期間進行撰寫。

2015年2月底,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懺悔與剖析》欄目,專門披露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黨員幹部,尤其是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典型違紀違法案件,剖析案情、公開當事人的親筆懺悔。

《懺悔與剖析》專欄

除此之外,各地也有相關措施,去年5月前後,廣東舉辦領導幹部黨紀政紀法紀培訓班,給每人發放《反面典型懺悔錄》。省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從近兩年查處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例中,選取了廣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吳沙,茂名市委原書記梁毅民等12名落馬官員的懺悔材料,彙編成冊。

去年9月,江蘇省泰興市紀委在全市選取11家典型案發單位,系統整理這些單位近年來發生的違紀案例,製作成《懺悔錄》,組織大家觀看。

在製作專題片方面,中央紀委牽頭的《永遠在路上》曾轟動一時,在這之後,各地也有製作專題片。其中,今年6月天津市紀委監委製作的《為了政治生態的海晏河清》警示教育專題片在天津衛視等媒體公開播出,引起很大關注。

《為了政治生態的海晏河清》專題片截圖

直接去庭審現場旁聽官員受審也是開展警示教育的措施之一,這一措施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被各地採用。比如,上個月27日,福建省廈門市一些幹部收到通知:「7月27日上午8:30市中院刑二庭將對安徽省常務副省長陳樹隆進行庭審,請審理室、案管室、各紀檢監察室等組織人員參加。」

廈門市把法庭作為開展警示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2018年春節過後,集美區紀委監委組織區人民法院、區建設局、區重點辦及6個鎮(街)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一行29人前往同安區人民法院,旁聽集美區灌口鎮黨委原書記劉光忠受賄案的庭審。更早一些,市仙岳醫院紀委組織醫院重點崗位人員、部分病區主任等20人前往市中級人民法院,旁聽夏商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小健違紀違法案件審理。

資料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 《中國紀檢監察報》

校對 | 李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政知道 的精彩文章:

內蒙古「老虎」白向群的又一個下屬出事了
國民黨高官「密集訪問大陸團」再添連戰

TAG:北京青年報-政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