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收繳棺材」上千棺木被砸 江西強制殯葬改革引爭議 美國的墓地發展是怎樣的?

「收繳棺材」上千棺木被砸 江西強制殯葬改革引爭議 美國的墓地發展是怎樣的?

近日,江西多個地方被曝出現「搶棺砸棺」場景,執法大隊進村入戶,強行把村民家裡的棺材抬走,然後成百上千的棺木被堆積在空地上,挖掘機大隊再逐個砸碎。地方政府不顧民意簡單粗暴推進殯葬改革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那麼美國的墓地發展又是怎麼樣的呢?

江西多地出現「搶棺砸棺」(圖源:鷹盲)

8月1日,江西省民政廳發文稱在推進殯葬改革過程中,有些縣鄉出現入戶收集、集中拆解棺木等簡單過激的做法,造成不良影響。文件還提出,殯葬改革要堅決防止「一刀切」「運動式」傾向,對簡單過激做法,該制止的要立即制止,該糾偏的要立即糾偏。

1

3天收繳5千餘副棺木 「改革競賽」拉開帷幕

7月17日至18日,江西全省殯葬改革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贛州市召開。江西省省委書記劉奇表示,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千方百計做好宣傳引導,穩步推動殯葬改革。

最引人關注的是,吉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實施殯葬改革「零點行動」的方案,明確在2018年9月1日零點起要求不管身份,不管地區,喪葬100%火葬,並且要求8月31日前村民主動上繳家中棺木,主動有獎,逾期要罰。據知情人士透露,「毀棺」行動與政績考核直接掛鉤,在全市形成了一場殯葬改革「競賽」。

吉安市泰和縣村民王明(化名)向《僑報》證實,從5月份開始,村幹部就到村裡有老人的家裡詢問是否有棺材,要求配合上繳。「其實大部分老人通過宣傳教育後配合上繳財產,但是心底還是不願意,都偷偷抹眼淚。」

王明向《僑報》介紹,當地政府部門以2500元向老人補償棺木費用,各個縣市地區也都存在差異化。根據記者調查,吉安市市區的老人主動上繳棺木補償2500元、吉安縣2000元、泰和縣1500元,王明表示大部分老人準備的棺木都是上等的木材,價格也不止兩千元。

「江西『土葬』氛圍濃厚,老人在60歲左右就開始布置棺木,好讓自己有心靈的依靠。」王明表示,現在通知9月1日之前要求把以前的墳墓都要改遷到公墓,這對於民風淳樸的當地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他認為,把之前的墓都挖出來改遷到公墓沒有必要,村民普遍有情緒。

一段村民拍攝的視頻顯示,吉安市吉水縣的一個巨大的停車場上停放著許多棺材,因場地有限,不少棺材都被疊在一起。現場仍不斷有運輸棺材的三輪車、卡車等進進出出,工人們將棺材從車上卸下後,便直接將其放置在空地上。個別情緒激動的老人抱頭痛哭,或躺在棺木不願離去。

江西轟轟烈烈的「搶棺材」,惹了眾怒。(圖源:網易新聞)

江西高安市宣傳部曾發布消息稱,動員會召開後的第三天,全市24個鄉鎮(街道、場)共收到群眾上交的棺木5871副。事實上,江西部分地區從今年年初就開始推進了殯葬改革。

4月2日至3日,上饒市召開了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暨綠色殯葬現場推進會,提出要「打好殯葬改革硬仗」。之後,上饒市開始收繳村民家中的棺材,其他地區也相繼開展收繳工作。

2

殯改力度不斷加大 強制「收棺」涉嫌違法

1998年12月4日,江西省政府發布《江西省殯葬管理辦法》,2001年、2004年分別對其修改。辦法規定,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201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江西省殯葬事業發展規劃(2015-2020)》的通知,其中設定的發展目標為,至2020年全省火葬區年遺體火化率達到100%,公益性公墓節地生態葬佔比65%以上。

今年6月2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鷹潭市、宜春市、上饒市、吉安市4個設區市全域調整為火葬區,至此,江西全域為火葬區。

隨著時間表的推進,江西殯葬改革在不斷地深入推進,但「一刀切」的做法讓當地群眾難以接受。江西弋陽縣處置一起漆工鎮楊橋村齊川源組村民違規土葬事件,漆工鎮組成的殯葬綜合執法工作組對該違規土葬墳進行了強行起棺,並將棺木及死者屍體送往縣殯儀館進行火化處理。

03:12

江西「搶棺材」引眾怒(圖源:網易新聞)

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成教授接受《僑報》採訪時表示,從立法角度上來看,地方政府是不能做出規定要求,對非國有財產徵收徵用,需經過全國人大立法通過;從物權法上說,被收繳的棺木屬於所有人合法所有,未侵害他人合法利益,政府採取行政強制執行措施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沒有任何法律依據,搶奪或損毀他人財產還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王成認為,當地政府的做法不妥當,依法治國需要地方政府嚴格遵守法律,而不能自己出台一些規章制度侵犯百姓的利益。

調查資料顯示 ,廣大農民對實行火葬抵觸情緒較大(尤其以中部 、西部 、北部為甚),火葬政策的實施遠沒有達到制定政策時所預期之效果,有的甚至與推行火葬的初衷背道而馳,殯葬改革形勢不容樂觀 。

違規土葬、亂建墳墓等的治理是各地民政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革除喪葬陋俗,推行殯葬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王成認為,涉及群眾風俗習慣和鄉土傳統行為,在處理上需謹慎對待,在遵循有關的法律和政策時,也需要考慮到百姓的接受度,不能搞「一刀切」,傷害人民群眾的感情。

王成還表示,農村殯葬立法應確立「讓死者得到安息、讓生者得到慰藉、讓文化得到傳承 」的殯葬立法理念,在破除部門立法基礎上加快殯葬立法步伐,科學起草《殯葬法》,對《殯葬管理條例》的內容進行全方位整合,吸收其合理內容,克服其不足。

3

多地因改革矛盾頻發 思想觀念難轉變成主因

河南省周口2012年開展了大規模平墳復耕和殯葬改革,平遷200多萬座墳墓,複種耕地近3萬畝。當地官員稱,平墳的初衷是解決大機器耕作、死人與活人爭地問題。但由於部分地區強制平墳,公墓建設簡陋,平墳工作也遭到大眾的反對和質疑。

據媒體報道,為了平墳復耕,學校放假、學校搞「平墳復耕」演講比賽、不平墳停發低保;政府官員及其祖先墳墓被劃為公墓區和文物保護單位;副處級祖墳不可以挖掘。

正因如此,同年11月16日,國務院頒布第628號令,刪除了《殯葬管理條例》中民政部門有權對拒不改正違法土葬、建造墳墓行為強制執行的條款。

即使修訂了有關的法規,殯葬改革的「粗暴簡單」式執行並沒有得到遏制。2014年安徽安慶實施殯葬改革,要求從6月1日起,全市城鄉居民死亡後按規定火化。

改革政策公布後,有6位老人自殺身亡。自殺事件背後,原因錯綜複雜。安慶外宣辦稱,媒體報道「老人自殺」一事與安慶殯葬改革沒有直接因果關係。媒體調查發現,殯葬改革政策的「一刀切」,令備有棺木數十年的老人心理無法接受;政策推行過於迅速,致宣傳、教育不到位;基層強行收繳棺木,直接刺激老人;而當地重土葬的傳統習俗也令老人心結難解。

原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李舒珊認為,中國的殯葬改革是逐步推行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中國的殯葬改革現在只限於在火葬區,還有大量的土葬區,一些群眾存在排斥心理。

「思想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因為中國崇尚土葬,崇尚墓碑,崇尚歸墳。這是中國的一個老習慣、老傳統,人們把修墓碑看成一個大事情。」李舒珊表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資金建設一個群眾滿意的公墓,也是殯葬改革受阻的原因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認為,如果要改革,應該先把公墓建好,再按照民風民俗,遷移祖先墳位。公墓問題的關鍵是資金,「假定村莊平墳節約了耕地,這些耕地按市場的指標,賣了多少錢,錢應該補貼給農民,免費殯葬。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樣工作效果會好得多。」

4

殯葬改革的破局之道 民俗專家:應充分考慮文化基因

中國政府對於殯葬管理及殯葬改革一直在推進中,但是一直沒有真正擺脫窘困的狀態,甚至還不時出現抵制殯葬管理與殯葬改革的「回潮」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田兆元教授接受《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反思殯葬管理及殯葬改革以往的窘困與尷尬,主要原因在於長期以來用行政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來管理和影響群眾傳統文化的社會事務。

「強制推行殯葬改革違背了傳統風俗和鄉村治理的宗旨,破壞了社會和諧的根本原則。」田兆元認為,喪葬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傳承儒家和孝道的根源,這種做法背離了民情民意,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的長居久安。

田兆元表示,形式多樣的喪葬習俗對殯葬文化的構成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地域、宗教、經濟、文化等狀況不同,各民族在處理死者遺體的風俗、習慣方面也不相同。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社會科學相結合,而不能用同一個模式面對56個民族的殯葬文化。

對於「死人與活人爭地 」說法,田兆元並不認同。他認為,隨著自然變遷,家族興衰,世界觀轉變,墳墓往往挺不過百年,因無人祭奠而自然消亡。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已經土葬了無數先人,至今我們依然有土地可以耕種,這證明傳統土葬的自然更替性。更為重要的是,土葬符合漢族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倫理情感。

現代殯葬習俗就是要節儉辦事, 通過殯葬改革使喪葬由繁到簡, 促使人們在喪葬觀念上有一個徹底的轉變, 這樣的過程一定是循序漸進,而不能採取「一刀切」的做法。田兆元提出可以簡易的辦喪事,但是不能完全把禮儀文化割裂開來,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改革應該考慮其文化基因。

對於這項涉及民眾切身利益和民俗傳統的重大決策,學界專家普遍認為,應考慮老百姓的情感、心理和社會風俗習慣與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通過公眾聽證、專家論證、合法性評估、集體討論等環節,然後再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分步推進。

「實現科學規劃與尊重民俗的雙贏,應當為農村殯葬改革的發展方向。」田兆元向《僑報》說。

5

美國殯儀文化知多少

在美國的墓園文化中,身後事一般有守靈、追思、安葬三個部分,這三個議程大多都安排在二天或者三天里。一般家屬會在邀請函中標註出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接受邀請的親朋好友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親疏關係,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參加活動。

無論你受邀參加哪一個議程, 都不會有附帶的要求,更加沒有「送錢」的。他們認為:不管逝者是窮還是富,現在都不需要了。唯一需要注意的,著裝盡量選擇黑色或者深色。

守靈:一般都是逝者家屬和非常親近的朋友,沒有什麼固定的儀式,守靈的時間長短也沒有固定。受邀到來的,可以安安靜靜的坐下聽聽悠揚緩慢的音樂,也可以打開一本自己帶來的圖書,低頭閱讀;還有更加親密和熟悉的,會在靈棺前和逝者低語訴說;也有的會和家屬坐下喝一杯咖啡,聊表問候。

追思:參加追思儀式的大多都是逝者親朋,也可能有慕名而來的朋友。一般在教堂或者墓地禮堂舉行,儀式中會有一些逝者的生平介紹或者圖片、遺物展示,家屬分享逝者的生前故事,穿插感人故事和幽默,不時引起聽眾的笑聲。有些追思活動現場門口或者簽到處,會放一個捐款盒,上面標明清楚,所有的募款是為逝者捐贈給某一個慈善機構的。

安葬:安葬儀式在墓園內舉行, 大多墓園都同時有土葬和火葬兩部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火葬,骨灰安放的龕缽,可供於室內壁龕或室外墓地。棺木落葬時多由牧師進行祈禱,並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完成。親友們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花束拋入墓穴,離開時也不需刻意道別,悄然退出即可。

在美國的街上,偶爾會看到警察摩托車在前面閃燈並不鳴笛地開道,後面跟著靈柩車和長長一串車隊,車輛一輛接一輛,有時會看見每一輛車窗上夾著同色小旗子,周圍司機們也會紛紛減緩讓道,絕對沒有人因為需要等待不耐煩地大按喇叭,整個氣氛非常尊敬肅穆,這只是一般葬禮中下葬的一個習俗,組織者需事先和當地警察聯繫,警局會免費安排警車或者摩托開道。

6

美國墓地發展史

據《洛杉磯書評》介紹,美國人並不是開始就能坦然面對死亡。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們聽到的話總是:你要遮掩自己的悲傷,要向前看。雖然教堂、墓園這樣制度化的公共空間給我們的悲傷提供了一個出口,能夠短暫地發泄自己的情緒。但在轉身離開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還是得回到正軌,一如往常。美國人對待死亡的傳統方式已經瓦解,而新的一套慣例還未建立起來。

美國墓地(圖片來源:路透社)

19世紀初,美國人開始重新思考逝者的埋葬方式。人們藉由「改革」墓地的契機,建立了美國第一批總體規劃空間,這些墓園分布在城市邊緣,它們有公園般的休閑娛樂空間,用一種理想的方式,將逐漸遠離樹木和綠蔭的城市居民帶回自然的懷抱。

城市不斷擴張,公共空間卻依舊匱乏,類似波士頓郊外的奧本山墓園和紐約布魯克林的綠蔭(Green-Wood)墓園這樣的地方就發揮了不小的社會作用。它們打一開始,就幾乎是按照景點來設計的,墓園裡處處都是蜿蜒曲徑、山丘池塘到二十世紀早期,幾乎所有墓地都成了公墓,在一大片草地上,一個個墳墓被集中在在最小面積的土地上,豎起紀念碑。

墓園是一種故鄉的「根」的象徵,但這種根的意識變得越來越陌生:人們在好幾個城市之間輾轉,家人分散在全國各地,要選定一個死後委身之地越來越難。很多人都逐漸認清了現實,於是選擇將屍體火化,並且按照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處理骨灰——雖然這往往意味著像以前一樣把骨灰埋在傳統墳墓中。

二十世紀中葉,路邊開始出現十字架,在一些車禍多發地段,十字架甚至多得「像是一座小型墳墓」,造成了安全隱患。直到工程師擔心這些小型紀念墓碑會擾亂交通,帶來安全問題,他們設法建立起新的洲際公路系統,這些十字架才逐漸被遺忘。

而今,社會上又湧現了一些新的殯葬方式,簡直是古怪的科技烏托邦。一些公司提供服務,能將骨灰壓縮到鑽石里,讓死者的家人把他們摯愛的骨灰作為吊墜或是戒指「穿戴」在身上(一個人身上的碳元素就能製造好幾顆鑽石)。

新華網報道,在瑞典、美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國,節地生態安葬理念早已逐漸深入人心,「綠色與簡約」儼然成為殯葬新風尚。

美國綠色墓葬的形式有很多。以海葬為例,美國人將骨灰與混凝土混合後做成人工珊瑚,沉入海底,為海洋生物提供棲息之地。許多死者親屬認為,讓自己心愛的人棲息在大自然中更富有人情味。

海葬(圖片來源:新華網)

上個世紀90年代末,美國創建了第一個綠色墓地,目前全美有32個州有綠色墓地。這些墓地沒有任何鋼筋水泥等人工建築,墓穴和周邊環境儘可能保持自然狀態,正所謂「塵歸塵,土歸土」。綠色安葬的骨灰盒或棺木都採用可降解材料。土葬者屍體不塗抹防腐劑,用毯子、白布包裹或採用未上過油漆的薄木板、紙板做棺材。

隨著科技的發展,起初只有航天專家或社會名流才能享受的太空葬禮在美國也漸為大眾接受。太空葬禮就是把死者的骨灰放入容器里,通過火箭發射送入太空。根據發送距離的不同,這種太空葬禮收費標準從數百至上萬美元不等。

太空葬(圖片來源:新華網)

通過墓地的建築和景觀,我們能一窺人類與大自然不斷變化的關係。最重要的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的的親朋摯愛總會一個接一個離開我們,而我們這些還活在世上的人,有義務選擇一種合適的方式,給他們尊重,讓他們安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萬人簽名要求2020全美人口普查取消亞裔細分
好學區亞裔扎堆,老移民喜歡新移民皺眉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