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八一建軍節 I 江西軍工的輝煌歷程——「空中李向陽」殲-12戰鬥機

八一建軍節 I 江西軍工的輝煌歷程——「空中李向陽」殲-12戰鬥機

原標題:八一建軍節 I 江西軍工的輝煌歷程——「空中李向陽」殲-12戰鬥機


「空中李向陽」——殲12


「壯志凌雲,利劍長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於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的空軍經歷了從「雜牌軍」到「現代化」,從簡單仿製到自主研發的過程。無數的軍工人為之奮鬥,只為製造出更先進,能夠更好保衛祖國的戰機,但是它們有的列裝現役,有的消失於歷史迷霧中。

今天,江西軍工的輝煌歷程帶我們一起來領略——「空中李向陽」殲-12的風采。



圖為殲-12航博館標


被譽為「空中李向陽」、並作為中國航空博物館館標的中國國產殲-12輕型戰鬥機,在中國空軍航空博物館公開露面之後,引起中外人士的廣泛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它解開了海外曾盛傳一時的「殲-12之謎」,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圖為編號7012的殲-12戰鬥機


1969年,中國空軍根據局部戰爭的需要和我國地域遼闊的特點,提出了研製小型輕便殲擊機的設想。當年7月13日, 空軍副司令員曹里懷到洪都廠檢查工作,當即做出了殲12飛機研製任務由洪都廠承擔的決定。



圖為總設計師陸孝彭與殲-12

走出「牛棚」 的陸孝彭主持殲12飛機設計工作。他雖年近半百仍經常晝夜不停地在設計、製造現場。殲12進氣道狹小,爬進爬出困難,在進氣道裡面工作更困難。不排除故障關係到飛行安全,為此他爬入進氣道,拿著放大鏡親自查看,確定排除方法。故障排除之後,他再次爬入進氣道檢查排故情況。



圖為殲-12三面設計圖


1970年3月,三機部正式下達文件,命名該機為殲擊12型飛機,簡稱殲12。同年10月,飛機的部件初裝任務就完成了。設計人員和工人日以繼夜的工作,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飛機總裝任務。


12月26日,這一天是毛主席的生日,01架飛機首飛,飛機在一片標語、紅旗,一片口號聲中升空,在一片喜慶中,獲得成功。

「空中李向陽」——殲12


1973年9月10日,殲12原型機03架飛在北京南苑機場向中央領導彙報,當時黨中央領導和軍委首長王洪文、葉劍英、李先念、紀登奎、汪東興、華國鋒、徐向前、聶榮臻等到南苑機場聽取了殲12飛機研製的工作彙報,並觀看了殲12飛機的飛行表演。一般超音速戰鬥機起飛滑跑距離需要千米左右,而殲-12隻在跑道上滑跑了500米就騰空而起。藍天之上,殲-12飛機精彩的表演,讓中央領導同志很高興。其機動靈活的飛行特點引來了陣陣掌聲。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葉劍英元帥讚譽殲-12飛機為「空中李向陽」。



圖為編號02架殲-12試飛機

葉帥當場表示:「要搞一條生產線,轉小批生產,先少量搞,逐步改進,二三年時間穩定生產,裝備部隊。」



圖為南昌飛機製造廠保存的殲-12


作為中國第一架擺脫蘇聯米格飛機系列格局後,完全自行研製的新式飛機,應該說,殲-12的研製是成功的,經測定和試飛表明,殲-12飛機是迄今為止世界超聲速殲擊機中最輕的一種飛機,其幾何尺寸和最大截面積在同類飛機中都是最小的。有人總結出殲-12的突出特點,即「輕、短、靈」。其敏捷的身影和空中的英姿至今仍印刻在所有見過它的人們的腦海中。



圖為殲-12戰鬥機參考數據


翻開殲-12那100多架次的試飛記錄,我們不難看出,在殲-12誕生時,其性能是優越的,直至今天,那些數據也給我們研製生產自己的空中戰機以信心!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西財經廣播 的精彩文章:

TAG:江西財經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