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步戰車長,為什麼也要能幹偵察兵的活?

步戰車長,為什麼也要能幹偵察兵的活?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隨著戰區體制的確立和新大綱的頒布施行,我軍聯合訓練從形式到內容已滲透到每個作戰單元。演訓場上,一個班長可以調動直升機支援作戰,一個合成營營長需要指揮10餘個兵種協同作戰。與傳統戰爭相比,現代戰爭「聯」的範圍更廣、「聯」的程度更高、「聯」的層次更深,這就要讓每名官兵都具備聯合意識、聯合素養。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中部戰區陸軍某師按照新大綱要求抓實聯合基礎訓練

聯合課目走向比武前台

解放軍報訊 張雅東、陳潔報道:「半地下掩蔽部,遠方位××,請求陸航力量支援……」盛夏時節,中部戰區陸軍某師千人百項比武現場,四級軍士長劉衍明參加的單兵綜合演練項目火力引導比武,因情報上報速度最快、坐標誤差最小、火力申請最優而拔得頭籌。

出人意料的是,劉衍明並不是一名偵察兵,而是一名步戰車車長,與他同台競技的選手大多來自裝甲、炮兵等不同專業。據該師領導介紹,以往談聯合多是指揮員的「專利」,戰鬥員只需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即可。如今,每一名指戰員不僅要有聯合意識、聯合素養,而且聯合訓練頻率、時間佔比都有顯著提高。

筆者在比武現場看到,每個專業每個類別均設置有聯合課目比武:機關參謀運用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繪製聯合作戰背景下的決心圖;分隊戰鬥員對空地多組目標進行識別觀測,共享偵察情報,引導火力打擊;教練員結合戰位設置聯合理論授課內容,評分分值佔到五分之一。

聯合課目走向比武競賽前台,是貫徹落實新大綱帶來的新變化。像劉衍明一樣的不少老兵對這種變化感觸頗深,今年首次把觀測器材使用單獨設為課目,受訓者也從偵察專業拓展到全體戰鬥員,大家坦言「有種本領恐慌感」。

「面向聯合缺什麼就補什麼,支撐聯合什麼弱就練什麼。」該師領導介紹,他們從逐級打牢聯戰聯訓基礎入手,區分首長機關、分隊軍官和分隊戰士三個層次,由上而下分解聯合能力,自下而上集成聯合訓練,將聯合訓練內容要素融入訓練全過程,逐漸形成覆蓋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和綜合演練的一套完整機制。

然而,聯合訓練並非一帆風順,最大的難題是聯合訓練條件難構設。筆者了解到,該師某防空團今年主動與空軍某飛行部隊建立聯訓機制,為聯戰聯訓創造條件、架設平台。

「東南方向,敵機3架,距離××」「角度××,爬升」……太行腹地某飛行訓練場,數架戰機呼嘯升空,電磁信號回蕩天際,一場陸空對抗愈演愈烈。防空導彈站長劉先才剛剛用雷達鎖定目標,戰機一個大角度戰術規避動作,便消失在茫茫雲海之中,不到10分鐘就進行了5次對抗。

連續5年參加對抗訓練的劉先才,對這種陸空聯合訓練帶來的「紅利」感觸最明顯:「聯合訓練讓空情由虛變實,不僅提升了『聯』的水平層次,更讓我們看到空情流轉速度慢、火力準備時間長等訓練短板,有利於下一步展開針對性訓練。」

演訓場心得

每名官兵都應具備聯合素養

中部戰區陸軍某師機步團團長 梁軍

7年間,我們5次進駐朱日和訓練基地,3次參加聯合作戰演習。作為指揮員的我,經歷了團參謀長、師副參謀長和團長的角色轉換,也有幸到空軍機關代職,這讓我對聯合訓練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勝戰必須聯戰,聯戰必須聯訓。

我們常講: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隨著戰區體制的確立和新大綱的頒布施行,我軍聯合訓練從形式到內容已滲透到每個作戰單元。演訓場上,一個班長可以調動直升機支援作戰,一個合成營營長需要指揮10餘個兵種協同作戰。與傳統戰爭相比,現代戰爭「聯」的範圍更廣、「聯」的程度更高、「聯」的層次更深,這就要求部隊各級不能再簡單把聯合當成指揮員的「特權」,而要讓每名官兵都具備聯合意識、聯合素養,既知道怎麼聯,更明白為什麼聯;既要聯得上,更要聯得好,實現聯合訓練從「精英教育」到「通識教育」的新跨越。

「通識教育」不能「一鍋煮」,從基層戰鬥員到機關參謀,再到各級指揮員,要區分層次強化聯合素養,從基礎作戰理論抓起,從基本技能訓練嚴起,層層打牢軍兵種知識、聯合作戰理論、聯合作戰方案等基礎,夯實聯合作戰標圖、觀測器材使用等技能訓練,真正為聯合作戰行動提供能力支撐。從訓練規律看,有了逐級的「聯」,才有整體的「聯」。我們唯有不斷下沉聯合訓練重心,從單兵單裝等基本作戰單元聯訓抓起,從班排連營等基層分隊融合練起,才能真正迎來聯合作戰的春天,打贏明天的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多課目能交替上演 「魔鬼周」練兵進行時
亮麗的名片!走進我軍迎外部隊,感受人民軍隊的自信與風采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