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成功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盜墓賊被騙幾百年,最後便宜了災民

最成功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盜墓賊被騙幾百年,最後便宜了災民

在古人的多種防止盜墓的手段中,最好用的應該是機關了,它不僅可以限制盜墓賊進入,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殺傷盜墓賊,對後來者形成威懾作用,如此之下,也就沒有幾個人敢再次光顧墓葬了。

03:12

但是,有時候某些蠢笨方法也會比較有用,比如「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個墓葬的主人就是張詹,南北朝時候的一個將軍,臨死之前,他就告訴自己的家人,自己死後一定要少放一些陪葬,並且還有立碑明示。

如果說他只是簡單地想要薄葬,那就完全不需要立碑明示自己墓葬中沒有寶貝,之所以如此做,意圖非常明顯,此地無銀三百兩。然而,由於在此之前幾乎沒有幾個墓主人採用這種方式,他的做法還算是比較新奇。

在加上,張詹本人在當時也是個比較有名望的人,他的言論雖然比不上皇帝一言九鼎,但是多少還是讓百姓信服的。因此,在張詹下葬之後,由於這塊碑文,盜墓賊們也就沒有進入墓葬盜墓。不過,終究還是有人不放心,在墓葬前查探。

要說這張詹也是真的狡猾,即便有盜墓賊在墓葬口查探,也最終什麼都沒有查出來。為什麼呢?原來張詹早就想到了這件事,他早就設計好了,在自己的真正棺木之前放上一個不起眼的木質棺木,採用的材料也非常普通。

盜墓賊們剛剛到張詹張詹墓葬門口,引入眼帘的就是那個沒有一點價值的木棺,自然也就離開了。沒準,這群盜墓賊還在路上讚歎一番張詹的言而有信呢?然而,等到幾百年後,盜墓界知道真相之時,真是恨不能把張詹拖出來打一頓。

幾百年後,民間發生一次大災荒,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物價也被抬得很高。因此,飢不擇食的難民幾乎在用盡一切辦法尋找食物或者是財富,自然張詹張詹的墓葬也被難民們打開了。對於他們來說,這次打開張詹的墓葬本就是試一試的心態。

沒成想,這次打開墓葬之後,他們發現這張詹的墓葬根本不是傳言中的寒酸,裡面的陪葬整整一個小地宮,而且就連棺木的釘子都是金子做的。可想而知,當年張詹下葬的時候到底有多瘋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陳說史 的精彩文章:

曾侯乙墓出土一陪葬品,比曾侯乙編鐘更為神秘,專家至今不知道其用途
內蒙古發現一小規模古墓,墓主人身穿龍袍,專家:居然還是個女屍

TAG:老陳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