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寶寶積食不吃飯?試試小兒推拿獨穴療法

寶寶積食不吃飯?試試小兒推拿獨穴療法

03:12

積滯是小兒內傷乳食,停聚中焦,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胃腸疾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疼痛,噯腐吞酸,大便不調為臨床特徵。西醫中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和本病相似。

積滯與傷食、疳證等均有密切關係。若傷於乳食,經久不愈,病情進展,可變成積,積久不愈,遷延失治影響小兒的營養和生長發育,形體日漸羸瘦,可轉化成疳。故前人有「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

1

病因病機

乳食不化:

小兒脾常不足,胃腸嫩弱,若乳食不節,餵養不當,易傷於飲食,較大兒童過食肥甘厚味、生冷或難以消化之物,均可損傷脾胃,致使脾胃受納運化失職,升降不調,乳食宿久停滯不消而成積滯。

脾胃虛寒:

小兒胃氣虛弱,或病後體虛,脾氣虛損,則難於腐熟水谷,如乳食不當,則易停蓄不消,形成脾虛夾積之候。

2

辨證論治

乳食內積

癥狀:食欲不振,嘔吐乳片,或嘔吐酸餿乳食,腹脹並痛,大便酸臭;或手足心熱,煩躁多啼,夜卧不安;舌紅苔膩,脈滑數,指紋紫滯。

治則:消食導滯,調理脾胃。

取穴:

(1)以「煩躁多啼,嘔吐乳片或酸餿食物,大便酸臭,乳食積滯」為主症者:順時針摩腹15~20分鐘。

方義:乳食停滯,鬱結不化,積滯蘊結中焦,則胃氣上逆,腐穢內結。順時針摩腹可消化乳食,和中導滯。

文獻摘錄:

《釐正按摩要術》:「摩腹,用掌心團摩滿腹上,治傷乳食。」

(2)以「手足心熱,煩躁多啼,夜卧不安,大便臭穢或秘結,食積化熱」為主症者:掐揉小橫紋15分鐘。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繼以揉之,稱掐小橫紋。

小橫紋

方義:食結於陽明,鬱結化熱,以致手足心熱,煩躁多啼,大便秘結。掐揉小橫紋可消食導滯,退熱除煩。

文獻摘錄:

《釐正按摩要術》:「小橫紋,在四橫紋之上,指節橫紋處……能退熱除煩。」

脾虛夾積

癥狀:面色萎黃,睏倦無力,夜眠不安,不思飲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嘔吐酸餿,大便溏薄或夾有乳食殘渣,唇舌色淡,舌苔白膩,脈沉細而滑,指紋多淡紅。

治則:健脾助運,消補兼施。

取穴:天門入虎口法20分鐘。

操作:醫者用大拇指面自大指根經虎口推向食指命關處。

天門入虎口法

方義:脾失健運,脾陽不振,不能化生精微,以致氣血俱虛,不思飲食,食則脹滿。天門入虎口可順氣生血,健脾消食。

文獻摘錄:

《萬育仙書》:「天門入虎口:生血順氣……」

《釐正按摩要術》:「天門入虎口法:法主健脾消食。」

來源:中醫思維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乘願再來》大德自在,縹緲空靈!
沒吃完的番茄怎麼辦?當然是種更多番茄呀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