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拼多多陷「盜版」爭端 彩電業停滯期創維電視新舵手如何完成KPI

與拼多多陷「盜版」爭端 彩電業停滯期創維電視新舵手如何完成KPI

03:12

電視廠商創維向拼多多發送「維權聲明」的事宜有了新進展。

7月31日晚間,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後簡稱創維RGB)董事長王志國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做營銷會尋找各種渠道,6月20日創維確實曾經和拼多多洽談過合作,但條件是要拼多多把創維的盜版產品全部下架。「但一個月的時間,拼多多一直沒有把盜版產品下架,我們只能把自己的產品下架。」

在創維主動維權背後,彩電行業正整體陷入增長停滯的局面。而剛獨自掌舵創維電視業務的王志國,又會拋出怎樣的打法來完成他的KPI?

與拼多多的「盜版」紛爭

王志國的上述回應源於拼多多7月31日當天,在上海召開媒體發布會對創維維權聲明作出的解釋。

拼多多方面列出的時間表顯示,6月17日創維在拼多多上線官方旗艦店。6月20日,創維電視總監拜訪拼多多,雙方建立工作組。7月26日,創維未做任何溝通突然下架全部商品。而當天拼多多在美上市,以及隨之而來的質疑則讓創維產品下架以及隨後的維權聲明引發外界關注。

7月28日,創維集團旗下從事彩電業務經營的創維RGB發布維權聲明稱,拼多多購物平台上出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和創維品牌權益。「公司正與拼多多嚴正交涉,要求其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創維電視產品的展示及銷售活動。公司保留追求拼多多及相關侵權方責任的全部法律權利。」

這份聲明顯示,拼多多平台上部分假冒創維品牌的有:創維先鋒、創維雲視聽TV、創維嘉、創維美、創維酷酷、創維雲視聽、創維e家、創維等。8月1日,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仍能在拼多多APP中查詢到創維e家等涉嫌假冒的創維電視。

王志國還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創維對盜版一直零容忍,在其它渠道都是發現就直接起訴。但是跟拼多多因為有合作,所以只是發了聲明,並沒有採取下一步的行動。王志國還透露,創維現在還在跟拼多多溝通。

創維方面還表示,維權並不僅針對拼多多。創維集團總裁劉棠枝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創維每年都會查處模仿其公司的商標,「創維跟所有的渠道,都是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贏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如何離開這個基礎,合作不長久。」

生態要賺更多錢

創維此前剛歷經一番「新老交接」。

7月10日,80後「新生代」王志國正式出任創維RGB董事長、法人代表,任期三年。而操盤彩電業務多年的創維集團總裁、創維數碼(0751.HK)CEO劉棠枝,不再兼任創維RGB任何職務。而在今年4月,他才從創維董事會主席賴偉德手中接過創維RGB董事長和法人代表職務。

創維RGB董事長職務變化引發外界關注的原因在於,電視業務佔據了創維近七成的營收。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王建國進入創維已有八年,與創維創始人黃宏生之子林勁一同創立酷開,此前擔任創維CTO及酷開網路總經理。目前林勁擔任酷開網路董事長,並擔任創維數碼執行董事。

7月31日晚間,劉棠枝對這番人事調整回應稱,集團不光有彩電,還有其他產業,他要用全部精力去抓好整個集團的經營。「集團也制定了未來五年的轉型計劃。要實現這個目標,要付出比原來多幾倍的努力。」他同時稱,智能電視的商業模式不能光依靠硬體,還需要建立內容服務和生態,而王志國此前恰恰是從事內容的經營。

劉棠枝當日還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王建國負責電視業務之後背負的KPI就是要把未來智能電視的商業模式也即是生態建設好。「未來不僅是硬體要賺錢,生態要賺更多的錢。」

今年6月發布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創維數碼2017/2018財年財報顯示,由創維RGB持股超過64%的酷開網路所帶來的影視、遊戲、廣告、教育等內容收入已達到3.42億元,同比增長106%。

而酷開也獲得了互聯網資本的青睞。

今年3月16日,創維數碼發布公告,宣布百度的間接子公司將向酷開網路注資人民幣10.1億元,持有其11%的股份,成為二股東。而百度身為大股東的愛奇藝當時也持有酷開4.61%的股份。此外,騰訊也在2017年向酷開投資3億元,持股6.9%。

3月16日當天,創維還與百度還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宣布,酷開系統將與百度的DuerOS實現全面對接,此外雙方還將在AI(人工智慧)的技術內容數據運營角度展開一系列合作。王志國當時透露,酷開將和DuerOS一起計劃在2020年發展1億部智能終端,其中一半自有,一半向外發展。

尋找增長動力

在雙方定下龐大硬體目標的同時,多位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電視市場陷入了停滯不前。

家電廠商們的盈利狀況也因之受到影響。以2017年財報為例,海信電器(600060.SH)2017年實現營收同比增加3.69%,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2億元,同比減少46.45%。四川長虹(600839.SH)2017年實現營業同比增長15.57%,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6億元,同比下降35.76%。

而創維數碼2017/2018財年的財報也顯示,其報告期內創維集團營業額為462.6億港元,較上年度上漲8%。但5.88億港元的本年度凈利潤則同比下滑61.5%。而股東應占利潤則同比減少58.7%至5.41億港元。整體毛利率亦下跌3.3%。此外,當期創維中國大陸市場電視機的銷售量同比下滑15.8%,電視機的總銷售量同比下滑2.8%。

劉棠枝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創維去年盈利大幅度下降主要源於面板價格大幅度上升和人民幣的匯率波動。他舉例稱,32英寸的面板在去年3月份的價格是50美金,但此後最高一度漲到78美金,價格漲幅達到了50-60%。「我們在去年6月份對面板價格快速上升做出應對,但快速應對還是不夠。」他說。

需要提到的是,當期5.88億港元的凈利潤中,創維數碼上半年的業績虧損達1.89億港元,下半年則盈利7.77億港元,最終轉虧為盈。劉棠枝對此表示,雖然創維推出的產品沒有趕得上面板漲價的幅度。但還是通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推廣實現了下半年扭虧為盈。他還提到創維對臃腫架構進行合併,減員增效。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創維在去年對營銷團隊進行優化,把原來的42個分公司縮減成31個。創維年報則顯示,當期其銷售及分銷費用同比下降10.4%。而截至報告期末,創維員工比去年同期減少2000人。

此外,價格更高的OLED電視被認為將會是提振電視市場的動力。7月31日當天,創維也一口氣發布了數款OLED電視。王志國表示,渠道對OLED電視表態看好,因為渠道需要GMV,但渠道也需要利潤。而OLED電視對電視市場的提振作用到底有多少,或許從創維下一季度的財報中可以窺見一斑。

責任編輯:黃興利 編輯:寒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恆大20億美元拿下FF 許一塊地換走賈一個夢
中行行長、人保總裁空缺同日補齊 劉連舸、白濤就認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