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輩子的生活用品,如今成古董難得一見,多數年輕人沒見過
「打壺嘍!打錫壺嘍!」這樣的吆喝聲,如果你還有記憶,說明你已經老了。錫壺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點銅壺」,也就是說,這種東西不是純錫的,裡面含有少量的銅,錫太軟了,做不成器具。有的壺其實還含有鉛,對人體是有害的。老輩子的點銅壺樣子五花八門,茶壺、酒壺、溫酒壺等等形狀各異。這些曾經大量使用的民間器物,如今早已淡出人們的生活,成為收藏愛好者的藏品。
油燈存在的歷史很長很長,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一些落後的農村依然司空見慣。有的人家中使用的油燈甚至有幾百年,說它們是古董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民間使用的油燈一般都是粗苯厚重的瓷器,輕易不會被摔壞。
在不通電燈的農村,埋頭苦讀「挑燈夜戰」是缺不了煤油燈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多數農村家庭用的煤油燈其實是空瓶子或廢鐵皮蓋製成。條件好一些的家庭用上了帶玻璃罩的高檔的煤油燈,燃燒充分,亮度好,油煙小還省油。至少火光不會漂忽不定,不容易被風吹滅。
這種汽燈相比煤油燈更加先進很多,村子裡晚上開大會,或者有戲曲演出,會有專門的人伺候汽燈,相當於會場上的「燈光師」。這種燈燈座下面有個打氣的活塞,往儲油罐里打汽油,燈芯用的是石棉網,點起來後發出白亮的光,用的過程中,「燈光師」要不定時地打氣,以保持壓力。大概的原理好像是把煤油氣化了噴出來燃燒得更充分。
做工精緻、花紋漂亮的老蠟燭如今已經成了收藏市場上難得一見的好東西。洞房花燭」大概是人們賦予蠟燭最為美好的想像了,那種神秘、甜美、幸福的感覺從四字間噴涌而出。蠟燭在古代屬於奢侈品,除了大婚之日還有祭祀時使用。據說,古代宮廷用蠟在製作材料和工藝上都十分講究,燃著能飄散出陣陣異香。


※6月25日滄州黃驊多地計劃停電
※這種文玩寶石悄然跌下神壇,從百元一克到百元一顆,價格縮水
TAG:寫意獅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