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三帝國尷尬一幕:希特勒想吞併奧地利,卻被墨索里尼嚇跑

第三帝國尷尬一幕:希特勒想吞併奧地利,卻被墨索里尼嚇跑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德國的希特勒與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是軸心國的盟友。但鮮為人知的是,在二戰爆發前兩人的關係一般,墨索里尼對希特勒沒什麼好感,希特勒對墨索里尼則是又敬又怕。義大利還曾經發揮過作用,遏止第三帝國的侵略野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希特勒沒有上台時,墨索里尼簡直是他的政治偶像,1922年墨索里尼率領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通過這種方式奪取了政權。希特勒受到墨索里尼的啟發,一開始也想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奪取德國政權,因此在1923年11月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不過希特勒失敗了。

03:12

一直到1933年,希特勒組建的納粹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他因此被被任命德國總理,開始了第三帝國的統治。希特勒上台後,積極擴軍備戰,準備對外擴張,而且他把第一個目標瞄準了奧地利!為了得到義大利的諒解,1934年6月,希特勒來到威尼斯與墨索里尼會面。

30年代初期,德國與義大利的關係很差,主要原因就是奧地利問題。德國一直想吞併奧地利,而墨索里尼一直以奧地利的保護者自居,因為奧地利的獨立與義大利的自身安全密切相關。因此希特勒要想吞併奧地利,必須先得到墨索里尼的許可。

這次會見過程中,希特勒長篇大亂,滔滔不絕,墨索里尼根本插不上嘴,因此他非常不高興,事後對手下人說:「希特勒是個小丑,也許還有點瘋癲,毫無才智,缺乏生氣。」不過希特勒卻很高興,因為他在談到奧地利問題時,墨索里尼沒有反對的任何表示,於是德國開始行動了。

1934年7月25日,在德國的支持下,納粹分子暗殺了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企圖在維也納搞政變。消息傳到羅馬,墨索里尼勃然大怒,立即把四個陸軍師調到奧地利邊境地區,向希特勒示威。墨索里尼還向奧地利副總理表示「奧地利的獨立是義大利戰鬥的原則問題」。

與此同時,墨索里尼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同英、法兩國政府一起重申奧地利獨立的不可侵犯,取消向德國出售軍用飛機的合同,出席了由法國倡議召開的斯特萊沙會議,準備與英法對抗第三帝國。面對咄咄逼人的墨索里尼,希特勒該何去何從呢?

這次希特勒領導的第三帝國任慫了!此時德國只有10萬軍隊,在軍事上強大到可以用武力支持這種冒險行動,何況是與英、法、意三國為敵,希特勒被迫暫時放棄吞併奧地利的行動。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因此嫉恨墨索里尼,他抓住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遭到國際孤立的機會,與義大利結成同盟。

在衣索比亞戰爭期間,希特勒指示增加對義大利急需的原料供應,至此墨索里尼意識到 「義大利的唯一出路就是同德國結盟」。此後義大利放棄保證奧地利的獨立,並支持德國將其吞併,墨索里尼、希特勒走到了一起。

參考資料:1.《第三帝國的興亡》;2.《第二次世界大戰》;3.《墨索里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蘇聯差點加入軸心國,與德國結盟,歷史課本沒寫
南宋三大武將家族:名將輩出,影響南宋興亡,沒有岳飛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