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速聽——簡單易行的健腦益智法

速聽——簡單易行的健腦益智法

速聽——簡單易行的健腦益智法

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受到外界的刺激越多,就越具有靈活性。大腦具有可塑性,如果給以均衡合理的刺激,就是耄耄老人也會變得靈活起來。這種刺激就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的5種感覺視、聽、嗅、味、觸覺。在電視和個人電腦日益普及的情況下,現代人過於依賴視覺,導致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原始感覺得不到充分利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聽」要使用大腦的所有部分,因此它對激發大腦的活力是不可或缺的。

人的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可以在外界信息的刺激下改變其結構和功能。速聽就是藉助這個原理,通過高倍速語音刺激,使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更快,思維變得更靈活,從而促進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整體提升。

速聽訓練通過高速語音信息的刺激,促使大腦中負責語言獲取的韋尼克語言感受中樞加快與負責語言處理的布洛卡語言運動中樞的互動,提高對外來信息的處理速度,加速大腦整體的運轉水平,加快腦神經細胞接受和分析外來信息的速度,提高集中力、記憶力、理解力、自制力、閱讀力、表現力、觀察力、判斷力、創造力 等九種能力,促進學習效率的整體提高。

速聽具有各種各樣的神通,而最值得一提的則是:「使腦子轉得更快」,從而使人變得更為機智靈敏。

其結果,「可以使所有人的智力得到飛躍性的質的提高。既包括將要失去人生追求和目標的人,也包括沒有鬥志、整天無精打采混日子的人,更包括希望既有的願望和目標能夠實現的人。」

簡而言之,速聽可以激發我們的鬥志,可以讓我們擁抱自己的願望和目標,並且開拓出帶領我們走向成功的無限潛能。

一:速聽的原理

1:人的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當外部環境改變時,或是大腦本身產生某些缺失時,大腦內部的神經系統會自動進行調整。也就是說,人的大腦可以被環境或經驗所修飾,具有在外界環境和經驗的作用下不斷塑造其結構和功能的能力。如果給以大腦均衡合理的刺激,大腦就會變得靈活,大腦受到外界的刺激越多就越具有靈活性。速聽訓練教程通過高倍速的語音刺激完成對腦神經突觸、神經元和大腦功能皮層的結構重組,使得人腦反應越來越靈活,人也越來越聰明!

腦神經突觸的可塑性 :

腦神經突觸功能的強弱取決於其信息傳遞的速度,而突觸傳遞速度受到外界信息的支配。當外界信息量加大時,腦神經細胞間的聯繫會更加活躍,從而大大促進了信息的交換和處理,腦神經突觸的功能也會就越來越強。當外界信息量極度降低時,突觸就會凋亡或者其樹突分枝受體面積減少。

大腦神經元的可塑性 :

大腦神經元的條件性活動是腦神經突觸與大腦皮層功能代表區之間的橋樑。外來信息的刺激促使大腦神經元把神經元膜電位和外來信息在時間上結合,對神經元的選擇性反應特徵進行修飾。也就是說通過獲取外來信息的經驗可以改變大腦神經元的反應特徵。

大腦皮層代表區可塑性 :

感覺、運動、語言、認知等功能在大腦皮層具有各自的功能代表區。皮層代表區不是固定不變的,經驗或訓練可以重組皮層代表區的精細結構。某些智能和運動技巧的習得就是來自於經驗依賴性的大腦皮層的結構重組。

聲音對大腦可塑性的影響

2:聲音對大腦的影響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戈登·肖教授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將78名3-4歲,智力相同的幼兒分成三組,一組學習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曲,一組學習計算機,一組不接受訓練。結果九個月後,他用拼圖遊戲對這三組孩子進行智力測試發現,學習音樂的孩子的得分平均提高35%,而另二組孩子則幾乎沒有提高。聽音樂為什麼會使腦子變聰明呢?其實,耳朵除了具有「聽」這種集音功能以外,還能夠將聲音的振動能量轉化為大腦的必須能量。在人的內耳中有一個旋渦狀的部分,叫耳蝸,能量的生成和增幅都在耳蝸部分完成,聲音在耳蝸中呈螺旋狀傳送時會轉變為活化大腦的能量。當某種頻率的聲音通過聽覺系統刺激人的大腦時,會促使大腦以相同頻率的活動來回應這種刺激,產生腦波共鳴。當這種刺激得到強化時,由聲音的刺激而誘導出來的腦波便會持續穩定地存在,這就促使腦內的神經網路更加的緊密和發達。

20世紀末,耳朵的這種能力開始得到科學家的重視,人們相信聲音療法能夠治癒自閉症和癲癇。同時,很多通過「聽」來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和試驗也在進行。眾多試驗已經證明:聲音的振動能夠轉化為大腦的活化能量。特別是高頻率的聲音所產生的振動能夠與大腦深層部分發生共鳴,會在大腦深處引起變化,這種變化最明顯的部位是位於大腦深層部分的「間腦」。在間腦里集中了所有的神經中樞,同時間腦還控制著所有的內分泌腺。

當我們受到高頻率聲音的刺激時,間腦就會變得很寬大,併產生新的腦神經突觸,打開新的神經元迴路,使人們頭腦清晰,思維更加敏捷,促使人們對信息的分析統籌能力大幅度提高。

3:大腦里沒有牙齒的「嘴巴

眾所周知,人的身體和各種器官都可以通過鍛煉來增強功能。例如,堅持快步走和慢跑都能增強下肢肌肉,同寸還可以提高肺活量不口增強心臟功能。

當然,最近也有研究報告說,慢跑時間過長反而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也許可以說快步走是最好的。

大腦也是如此。不過,大腦的功能不是通過運動來增強的,而是通過給它增加負荷使其像肌肉和內臟器官那樣得到鍛煉。在這寸,這種負荷指的是速聽訓練。

人的大腦是由140億個腦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的,神經膠質細胞起著為腦神經細胞供給營養的作用。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神經膠質細胞並不僅限於擔負」職工食堂」的角色,它實際上還參與具體的精神活動。

腦神經細胞相互之間由可以傳遞信息的突觸連結(準確地說相互之間還有極小的間隙)。如果將一個連結作為一個單位的話,整個大腦就是一個由3萬億左右這樣的單位組成的巨大的信息網。然而,儘管大腦中的信息網如此巨大,我們實際上卻僅僅使用了其中的3%左右。

即使不能說其餘的腦神經細胞全都被白白地閑置了,我們平時利用的部分顯然也是過少了。對我們的大腦而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速聽就是在這種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隆重出場的。

速聽能夠喚醒我們大腦擁有的巨大的信息網,讓這頭「睡獅」疾如閃電般地飛馳。下面,我們來介紹其具體步驟:

速聽通常足以幾倍於正常聽解的速度將信息送入大腦的。長時間地持續這一過程,就會使傳送給大腦的信息量達到一個巨大的數字。也就是說,有意識地給大腦增加了「大量信息高速流入」的負荷。大腦會設法處理從耳朵傳入的這些信息,而方法卻只有一個,即讓處於大腦「語言區」的「維爾尼克中樞」內的腦神經細胞網路排列得更加緊密。這裡的「維爾尼克中樞」是人們在理解事物時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人們才管它叫「中樞」。那麼,它平時都做些什麼呢?原來,每當你在看或者聽什麼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也在同時對你正在看或者聽的內容進行「跟讀」。也就是說,由你的眼睛或耳朵看到的或聽到的東西,你的大腦一定也在同時對它們進行著「重新解讀」。這一「跟讀」過程平時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因此,我們好像並沒有感覺到什麼。不過,現在我們可以有意識地來試一下。比如說,你現在正在讀這本書,那刦爾的大腦中是否也正在復讀呢?仔細體會一下,你肯定能發現自己的大腦正在對它「眼讀」。為了強化「跟讀」的功能,有的人會不自覺地採用」朗讀」的辦法。確實,「朗讀」具有增強理解的作用。老師之所以經常要求小學生一起大聲「朗讀」外語教材,也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不過,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乾脆就讓他們做「速聽」訓練,那肯定會有更明顯的效果。因為,一個人一旦養成「朗讀」的習慣,他的閱讀速度就會比他在腦中「跟讀」應該具有的速度減慢了許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導致「維爾尼克中樞」始終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所以,已經養成了「朗讀」習慣的人應該盡量在心裡默讀。也就是說,要充分地發揮「維爾尼克中樞」的作用。

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在中樞發達以後就可以不用「朗讀」了,相反,偶而地「朗讀」一下反而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聽到一個電話號碼以後,出聲地重複一遍肯定會比不重複記憶的時間更長一些。這一點,你可以現在就試一下,一定會立刻得出肯定的結論的。

即使在你聽別人講話的時候,「眼讀」也是在毫無例外地進行著的,只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罷了。關於這一點,當你聽到或者讀到相對難懂一些的內容時,就會比較容易意識到「跟讀」現象確實存在了。

大腦就是通過這一「眼讀」過程來對接收到的聲音或文章進行確認的。然而,當感到疲憊、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因為某種原因而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昆口使看著或聽著什麼,也往往會出現「眼讀」作用「空轉」的情況。

另外,當碰到內容比較晦澀的書或講義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及其周邊的語言中樞就會得到總動員,以儘力去「咀嚼」那些內容。因此可以說,「維爾尼克中樞」就是大腦里沒有牙齒的「嘴巴」。人們面對較難的內容時,就會不斷地反覆「眼讀」。可是,姐果中樞不怎麼發達的話,本來應該能夠理解的東西也許就理解不了了。反過來說也就意味著,如果「維爾尼克中樞」足夠發達的話,目口使注意力不怎麼集中,也可能仍然理解文章的意思。

4:腦電波分析

下面,我準備從腦電波研究的角度來說明一下速聽對大腦帶來的影響。

腦電波共有4種(頻率帶),頻率為1赫茲左右的叫δ波,5赫茲左右的叫θ波,10赫茲左右的叫α波,20赫茲左右的叫β波。在這裡,當我們說10赫茲的時候,意味著每秒鐘會產生10個波。

判斷大腦活化作用(激活狀態)的指標是β波,人們可以通過測定這種β波在大腦的什麼部位出現來判斷大腦整體的活動狀況。

首先讓接受測試者安靜下來,以使腦電波保持穩定。不久,測量儀器顯示β波的強度開始減弱,說明接受測試者已經進入了安靜狀態。針對速聽效果的測定就是在這種腦電波比較穩定的狀態下進行的。

嚴格地說,大腦開始進入激活狀態的回放速度是因人而異的。一般而言,頭腦靈活的人在回放速廈為2.7倍速左右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仍然沒有被激活,到了2.9倍速的時候才開始進入激活狀態。與此相對,頭腦相對遲鈍(這種說法也許不夠恰當,應該說是智力還沒有得到完全開發)的人則在回放速度還在2.7倍速左右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就開始進入激活狀態了。

雖然如此,頭腦較為遲鈍的人也完全不必灰心,只要以2.5倍速的回放速度堅持進行速聽訓練,就肯定能使大腦變得靈活起來。

當以2.5倍速的回放速度進行速聽訓練時,「維爾尼克中樞,,仍然不能進入激活狀態,就證明你的頭腦變得更為敏捷了。這意味著2.5倍速的回放速屢對你來說已形成不了刺激,你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理解所聽的內容了。

另外,上述研究還證實,如果能在α波控制狀態(大腦「維爾尼克中樞」以外的部分都充滿了α波的狀態)下進行速聽訓練的話,可以更加迅速地獲得速聽的效果(頭腦變得異常靈活起來)。

再者,雖然包括「維爾尼克中樞」在內的語言中樞處於大腦的左側,但是速聽訓練的效果卻可以通過後述的泛化作用遍及全腦。也就是說,無論是左腦還是右腦,都可以通過速聽訓練得到激活。

5:速聽的延遲現象

所謂的速度延遲現象經常發生在高速公路的出口路段。

當駕駛者離開高速公路主路進入輔路後會產生短暫的視能錯覺,容易將實際的駕駛速度低估。這是因為高速行駛時路況信息的數量和傳遞速度大大超過了一般道路,駕駛者的大腦必須提高信息的處理速度才能適應路況,安全駕駛。也就是說,駕駛者的大腦根據外來信息的變化轉換成了高速運轉模式。但是,在駕駛著離開高速公路進入輔路後,路況信息的數量和傳遞速度會驟然減少,這時,已經習慣了高速信息處理速度的大腦會誤以為是汽車行駛速度過慢,因而產生速度錯覺。速度延遲現象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了:大腦的信息處理速度是取決於外來信息量的多寡而決定的。當然,高速公路的大量路況信息對於駕駛者的大腦來說是暫時性的,所以,當駕駛者離開高速公路一段時間以後,大腦會逐漸適應新的路況,視覺錯覺也就消失了。相反,如果大腦長期接受大量的信息刺激,就會在大腦內部形成固定的思維迴路,促使大腦形成穩固的高速運轉模式。

根據這個原理, 學習者只要能夠堅持每天聽取15分鐘的速聽訓練教程,就可以使大腦習慣於高速信息的處理狀態,面對日常環境中接受的信息則可以用接受訓練時速度進行思維和判斷,使我們的思維速度大幅度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速讀速記 的精彩文章:

選擇對的記憶策略,讓你成為記憶專家!

TAG:速讀速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