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3種蓋碗,不適合沖泡肉桂,別選錯了!

這3種蓋碗,不適合沖泡肉桂,別選錯了!

盼望著,盼望著,2018年的新岩茶終於來了!

蜜桃香的肉桂,小牛肉,馬頭岩肉桂,早已成為老茶客的座上賓!

陸續有茶友反饋,今年的肉桂,湯感真的太贊!愛不釋口。

慧眼識茶,真有眼光。

那些未及時搶購的茶友,只能垂涎三尺,等來年再戰!

放輕鬆些,錯過的也沒關係,接下來還有很多好茶等著我們呢。

這頭,李麻花正沉浸在茶友的讚美中,久久不能自拔,樂呵了一整周!

另一頭,新任務又到了!

先後有幾位茶友,與李麻花討論到了肉桂的沖泡話題。

茶友S君問:「麻花哥,這個蓋碗幫我瞅瞅,能泡肉桂嗎?」

茶友L姐姐也發來圖片:「這是我平時用來泡玫瑰花茶的蓋碗,準備用來泡《蜜桃兄》,到時候一定會很養眼。」

還有X兄弟,也準備入手粗陶蓋碗,古色古色搭配剛猛肉桂,極好。

等等!你們別衝動!

不是李麻花潑各位冷水,下文提到的這3種蓋碗,不適合沖泡肉桂!

開片蓋碗,適合泡肉桂嗎?

答案:不合適!

如茶友所提供的圖片,系汝窯蓋碗,還是蟬翼開片狀,冰裂釉。

這款蓋碗,可以說是非常養眼。

遠觀,色調清雅,整體構造清新素凈,看著的確很舒服。

難怪茶友會入手!

但是……別竊喜,這款蓋碗,實際上不適合沖泡肉桂!其原因有二。

(茶友供圖)

第一,開片蓋碗,容易吸收香氣

冰裂釉,看起來就像平整的冰面有了裂紋,又像是鋼化玻璃在外力猛烈撞擊下產生了細紋。

這種細小的裂紋,導致蓋碗容易吸收香氣。

想想,原本百分百的香氣,被開片蓋碗吸收了30%,香氣不就下降了嗎?

難怪有的茶友喝茶,老覺得不香!原來是這些細節沒注意到。

第二,開片蓋碗易殘留味道

開片的茶具,通常會被作為「茶寵」的一類,用來養著。

其裂縫處,會吸收湯水。久而久之,色素會積累在裂紋當中,形成獨特的開片紋理。

然而……這些裂紋中,還會藏著不知道哪一種的殘留物。

這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蓋碗,與肉桂並不般配。

(茶友供圖)

粗陶蓋碗,適合泡肉桂嗎?

答案是:不適合!

如圖所見,這款蓋碗,有種金屬感。遠看,彷彿面上灑金,看著blingbling閃著光。

咋一看,有一種高級感。

然而, 李麻花卻不會選擇它來沖泡牛欄坑肉桂。

其一,這款蓋碗的顏色,並不適合賞玩茶葉

這款蓋碗的顏色深,似咖啡豆的顏色,整體顏色雖然看著有質感。然,將肉桂倒入其中,簡直是要融為一體的節奏。

喝茶,要「察言觀色」,其中一條,便是要觀察干茶條索的顏色。

若是用這種顏色的蓋碗沖泡,嚴重欣賞條索。

沖泡後,顏色也會影響湯色,根本無法觀察到茶湯顏色的變化,實乃一大憾事!

其二,這款蓋碗,也會吸收香氣、湯水

這款蓋碗,在表面沒有釉,並不能很好地將蓋碗和茶湯隔離。

直接的結果,便是蓋碗在熱脹冷縮之下,會進行吐納,吸收香氣、湯水,從而影響口感。

用此類蓋碗泡茶,豈不是容易浪費好茶?

(茶友預備買一款這樣的蓋碗)

大容量蓋碗,適合泡肉桂嗎?

答案是:不適合!

近來,還流行起一種蓋碗,如下圖所示,想來每個對玻璃製品無抵抗力的人的,第一眼都會愛上這款蓋碗。

日式風格,簡單質樸,還貼心地設計了一個引流通道,在沖泡時不必擔心水流燙手,一款很nice的設計。

從材質上來說,玻璃材質不容易吸收香氣,而且顏色透明,還能觀察湯色,也挺適合沖泡肉桂。

然,唯一的敗筆——容量太大!

看看這款優雅的蓋碗,容量居然達到了180毫升!遠大於沖泡肉桂的標準蓋碗。

(標準蓋碗,120毫升左右,搭配8克肉桂,系黃金比例。)

180毫升的蓋碗,搭配8克肉桂,容易使茶湯變得太淡。

若是因為蓋碗大而調整投茶量、坐杯時間,反倒會失去肉桂的質樸之味。

加大投茶量,容易控制不好尺度,放多了,易濃烈苦澀。

延長坐杯時間,也容易使茶湯濃度太大,超出口腔的承受範圍。

尤其是新手茶友,剛接觸岩茶不久,貿然改變茶水比例,易影響喝茶進程。

大容量蓋碗,請pass。

(茶友所用的大容量蓋碗)

什麼樣的蓋碗,適合沖泡肉桂?

要感受肉桂的純粹風味,在蓋碗選擇上,滿足兩大條件即可。

第一,白瓷材質

第二,120毫升左右容量

白瓷,不吸收香氣和湯水,可保留肉桂的香與水。且白瓷材質,還方便觀察條索、湯色、葉底等,觀賞性強。

而沖泡肉桂,蓋碗容量不必過大,只要120毫升就行,搭配8克茶,快出水,就能享受肉桂的風味。

在滿足這兩大條件的前提下,還有若干個細節要注重。

1、蓋碗碗沿要大,方便出水。

2、蓋碗要薄壁,散熱快,不燙手也不會悶壞茶葉。

3、蓋紐要高,可避免燙手。

符合這幾大條件的蓋碗,都適合沖泡肉桂。

俗語云: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

茶要泡的好喝,除了水質要注重,還不可忽視茶器的選擇。

其實,要泡好一款肉桂,十分簡單,一款白瓷蓋碗即可解決沖泡煩惱。而且還不用擔心是不是化工料,也不用追求是否大師手制,更不必擔心清洗問題。

尋尋覓覓,白瓷蓋碗和肉桂,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

2018年,我們未完待續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贊」

作者 | 李麻花

(村姑陳最好的朋友)

本文為岩茶課堂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岩茶課堂 的精彩文章:

現在就有牛欄坑肉桂上市,牛欄坑在哭泣!

TAG:岩茶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