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榮登最熱年份前三甲,學者稱全球變暖無法遏制

2017年榮登最熱年份前三甲,學者稱全球變暖無法遏制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成為了繼2016年、2015年之後,有史以來第三熱的一年。當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405ppm(百萬分比濃度),創下近38年來的最高紀錄,追平了八百萬年前冰芯中空氣樣本的碳濃度記錄。

這份《2017年全球氣候報告》(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17)指出,除了二氧化碳濃度較2016年上升了2.2ppm,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其他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在2017年也攀升到了新的歷史高度,分別為1849.7ppm和329.8ppm。美國海洋學家Greg Johnson表示,即使人類「從現在開始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全球氣候在未來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仍舊無法擺脫變暖」。

《2017年全球氣候報告》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國家環境信息中心的科學家主導,美國氣象學會公報出版,來自65個國家的524名科學家參與編著,記錄了2017年的全球氣溫、極端天氣和其他有價值的環境數據。這份報告顯示,2017年的多項氣候數據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海平面上升量創下新高——比1993年的海平面平均值高出約3英寸(7.7厘米);

上層海水熱量達到了最高記錄,反映出海洋最深處(2300英尺)的熱能不斷積聚;

2017年也是北極地區有記錄以來第二暖的一年。北冰洋海冰的面積下降到38年來的最低水平,比1981至2010年的平均值減少了8%;

全球陸地和海洋的表層溫度也接近歷史最高水平。2017年的全球表面溫度比1981至201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0.68-0.86攝氏度。

1950年以來的全球極熱天數變化情況。

溫暖的氣溫導致了世界各地野火爆發。2017年,美國經歷了極端的野火季,燒毀了400萬公頃森林,損失超過180億美元。亞馬遜地區也遭遇了約272000場野火。

此外,2017年的全球降水量高於長期平均值。俄羅斯收穫了自1900年以來第二潮濕的年份。委內瑞拉、奈及利亞和印度的部分地區也經歷了比平常更嚴重的降雨和洪水。

不過,全球環境或許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糟。Science指出,北極地區2017年的春季積雪量大於1981至2010年的平均值,格陵蘭冰原面積也正從2016年的歷史最低記錄中慢慢恢復。2017年也見證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全球珊瑚白化潮結束。海水變暖時,珊瑚蟲會驅逐寄居的藻類而使珊瑚白化,嚴重時會導致珊瑚死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老人捨不得開空調中暑在家,只為給40歲的兒子省錢找對象,網友:慈母多敗兒
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離職?谷歌和李飛飛本人忙闢謠:假的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