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狄仁傑為何沒有福爾摩斯名氣大?|推理筆記

狄仁傑為何沒有福爾摩斯名氣大?|推理筆記

原標題:狄仁傑為何沒有福爾摩斯名氣大?|推理筆記


近期,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以下稱《四大天王》)在全國熱映,截至目前,累積票房4.6億,與同期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截止目前超17億)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不可否認,《四大天王》的工業水準很高,無論是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是華美的特效,都令人驚艷。但故事內容的空洞,也是其無法成為票房炸彈的關鍵因素。


當然,這篇文章不會通篇去討論這部電影的得失成敗,作為推理專欄,我們關心的自然是電影中的大偵探——狄仁傑。


在中國,狄仁傑稱得上最富盛名的大偵探。據史書記載,狄仁傑在大理寺任職後,一年中連續破獲積案懸案多起,且涉案人數眾多,沒有一起冤案。這種破案能力讓他在朝堂和民間都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於是,以其為原型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如清代公案小說《狄公案》、民國時荷蘭人高羅佩所著的《大唐狄公案》,以及我們今天提到的徐克的「狄仁傑」系列電影等。


但即便有這麼多文藝作品記載,又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原型,狄仁傑的名氣比起晚一千多年面世的福爾摩斯、波洛、艾勒里·奎因等文藝作品虛構出來的偵探,卻遠遠不如。究其原因,單單從「狄仁傑」系列電影中我們也可看出端倪。


首先,重奇幻色彩,輕推理。


《四大天王》是徐克圍繞「狄仁傑」打造的第三部作品,這個系列嚴格意義來說不能算是探案類作品,因為它的推理已經被嚴重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濃重的奇幻元素。比如在第一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以下稱《通天帝國》)中出現的「致幻術」,第二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以下稱《神都龍王》)中的「水怪」,以及本次貫穿《四大天王》的「方術」。


奇幻色彩越重,探案推理的部分就越弱。到最後,影片設置的懸念,以「幻術」之名草草收場,探案推理的過程自然也被省去,偵探淪為武功高強的「皇家守衛」。


在電影中出現的奇幻色彩,其實可以算作中國古代公案小說中迷信色彩的一種延伸。


公案小說以剛正不阿的官員為原型,主要描寫作案和斷案,中國古代富有盛名的偵探基本都出自其中。如狄公、包公、彭公、施公等。



在這些小說中,神鬼的迷信色彩非常濃重,如《三俠五義》中的「包公夜審烏盆」;《狄公案》中,狄公扮閻羅,三堂六殿大審周氏等。在證據不全,罪犯不認的情況下,小說中的偵探很多時候都依靠超自然力量的介入,而並非依靠絲絲入扣的推理分析。其過程可謂簡單粗暴。

而在罪犯的描述方面,不僅犯罪手法單一、模式化,犯罪過程時也總是被草草帶過。讀者在觀看時很難跟隨案情享受思考的樂趣,更難以從中學習到相關知識點。


因此,與歐美、日本推理小說中所塑造的偵探形象相比,中國古代偵探在邏輯推理、科學求真方面有所欠缺。



《神探狄仁傑》

其次,政治、江湖色彩濃厚,個人形象模糊。


若你問我,《四大天王》中印象最深刻的人是誰。說實話,我想不出來。


這是電影的缺陷,同時,也暴露出此類文藝作品對偵探個人形象刻畫的不足。


我們回望古代公案小說。此類作品因特殊的創作時代,大多具有強烈的政治化色彩,針砭時弊作用大於消遣。偵探辦案往往靠的是威嚴和剛正不阿的氣質,其主題也是多圍繞懲惡除奸、為民請願,他們作為清廉的形象出現,有關他們的生活、個人心理變化等方面很少提及。而歐美偵探小說中的偵探卻是更注重對個人的刻畫,性格、喜好,優點、缺點,他們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除此之外,公案小說發展到清代,開始向章回化、武俠化演變。如《施公案》《三俠五義》等作品中,既包含朝堂之爭,也夾雜江湖恩怨,既有清官斷案的曲折情節,又有俠客義士拼殺打鬥的場面。一部作品中,涉及的相關人物常常多達上百個。


此時的偵探探案需要依靠身邊有能力的江湖人物協助才能完成,如包公身邊有展昭、五鼠,彭公身邊有馬玉龍。他們和偵探一同出現,在案件偵破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佔據大量篇幅。因此,此時公案小說的情節固然越發豐富、新奇,卻也令主人公的形象顯得朦朧、模糊。



最重要的是,中國偵探未能形成自己獨特的破案風格。


對偵探來說,最重要的是破案能力,這個能力常常是其獨有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破案方式。


如福爾摩斯善於通過演繹推理來解決問題;波洛有他神奇的"小小的灰色腦細胞";明智小五郎擅長研究「人性」,因此他對犯罪學和偵探學的造詣很深。


這些破案方式成為偵探的一種獨特痕迹,也形成了他們強烈的個人風格。無論何時,一旦提起,人們首先就能想起這位偵探。2012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就曾以《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為名,拍了一部電視劇,可見,演繹推理於福爾摩斯的重要性。



反觀中國古代這些知名的偵探,無論狄公、包公、施公,均沒有獨特的、令人記憶深刻的破案方式,由於他們都是朝堂官員,其受理案件、查案、審理等方式都極其類似,辨識度低。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創作狄仁傑的故事時,汲歐美偵探小說所長,將狄公塑造成一個遊走於街巷之中尋找線索的東方福爾摩斯,不拘泥於法律條文,注意變通和證據線索。與之前的公案小說相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狄仁傑的形象也因此在古代眾偵探中脫穎而出。美中不足的是,他仍然未能為狄仁傑創作出一種獨特的破案方式。


【文/小熊星】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獨舌 的精彩文章:

《邪不壓正》首批觀感出爐
複雜了那麼久,這次廖凡終於演了個簡單的壞蛋

TAG:影視獨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