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延禧攻略》里霸屏的刺繡之美,南寧也有!

《延禧攻略》里霸屏的刺繡之美,南寧也有!

最近《延禧攻略》收視與口碑齊飛,成為了這個夏天最火熱的電視劇之一!裡面的小主們一件件清宮華服美哭了眾多網友,特別是那精美的刺繡更是讓人大讚。台哥告訴你,要說華服和刺繡,咱壯族的壯錦,也是分分鐘能美哭你的!

因為咱壯族的壯錦,比天上雲霞誘人,讓人瞧上一眼便放不下,離不去。有俗話說:「天上一片彩霞,地上一幅壯錦」。

相傳,有一位漂亮聰明的壯家姑娘叫達尼妹。一天,正在紡線的她突然看到蜘蛛網上的露珠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異彩,靈機一動,便用五光十色的絲線為緯,原色細紗為經,精心紡織。從此,就產生了瑰麗的壯錦。也從此,壯錦精湛的技藝在壯家阿妹靈巧的雙手下代代相傳。

壯錦,顧名思義就是「壯族的織錦」。

然而,何為錦呢?《辭源》中記 :錦」從金從帛,金字表明了錦的貴重,帛字表明了錦的稀有。壯錦是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說,圖案生動,結構嚴謹,絢麗多彩。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她是其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是壯族文化的代表,也是廣西民族文化的瑰寶。

壯錦也叫「絨花被」,很厚實,歷史悠久。在廣西羅泊灣漢墓,考古工作者就發掘出土了數塊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證實漢代廣西已有織錦技藝。而真正有史料記載的錦則出現於宋代。北宋元豐年間,呂大防在四川設蜀錦院,上貢的四種錦帛就有廣西錦(即壯錦)。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絨布「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白質方紋,佳麗厚重」,描述的就是早期的壯錦。

明清時期,壯錦仍為皇室貢品。那時,方格幾何紋、單調色彩的壯錦發展到用多種色彩絨線編織的多種圖案的絢麗壯錦。

壯錦,在壯族社會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雜以織布為花鳥狀,遠觀頗工巧絢麗,近視而粗,壯人貴之。」壯族同胞人人會織壯錦,處處使用壯錦,尤其是嫁妝當中,壯錦更是必不可少的。「嫁奩,土錦被面決不可少,以本鄉人人能織故也。

土錦以柳絨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價值五兩,未笄之女即學織」。

壯族姑娘心靈手巧,聰慧過人。經過千年的發展,她們織的壯錦結實耐用,技藝精巧,圖案別緻,花紋精美,獨領風騷。現今,壯錦織錦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到底壯錦魅力大還是彩霞魅力大?這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腳下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與三個兒子生活在一起,相依為命。老媽媽是一位手藝精湛的壯族織女。有一天,她看到天上的雲霞是那樣的美麗,於是就想把它們織進她的壯錦里。

花了三年的時間,她終於織出了一幅美麗的壯錦。上面不僅有藍藍的天空、斑斕的雲霞,她還把想像中的美好家園:田地、花園、果園、菜園、魚塘,包括雞鴨牛羊等等都織了進去。一天,老媽媽把壯錦掛屋外晾曬的時候,忽然一陣大風,把壯錦捲去了。

老媽媽很著急!先後派大兒子、二兒子去找壯錦,他們因害怕艱苦,都沒找到壯錦。後來,三兒子在大石馬的幫助下,披荊斬棘,翻山越嶺,並上刀山下火海。

幾個月的時間,歷經千辛萬苦,他終於來到了東方的天邊。在一間漂亮房子的外面,老三看到了老媽媽織的壯錦,它正被掛在房子外面空地中央上,一位穿著紅色衣服的仙女正在織機前學著織錦。仙女不好意思地說,因為太喜歡老媽媽織的壯錦,才拿回來做樣板的,問能不能等她織完了再還。老三擔心家中的老媽媽,趁機拿走了自己的壯錦,策馬狂奔,飛回到了老媽媽身邊。

老三扶著老媽媽,緩慢地展開美麗的壯錦。壯錦在陽光下慢慢伸寬,變成了斑斕的家園。可是,讓老三沒想到的是,紅衣仙女實正在是太喜歡老媽媽的壯錦了,偷偷把她自己綉在了上面,也被老三帶回家裡。紅衣仙女看到變成現實的壯錦畫面,捨不得離開這美麗的地方,又敬佩老三的勇敢孝順,於是和他結為夫妻,開始幸福美滿的生活。

聽,有人在唱山歌:壯錦是布洛陀指引的幸福明天;壯錦是壯家人夢中的美好光景;壯錦是阿妹的嫁衣歌聲;壯錦是阿哥的木葉酒盅;壯錦是山坡上吃草的成群牛羊;壯錦是田壩里生長的五穀豐登。

來源/南寧發布《南寧歷史文化叢書》第二輯 南寧市社科院

編輯/莫翠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寧手機台 的精彩文章: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南寧家長要警惕!

TAG:南寧手機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