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殘缺的大腦也能保持正常功能

殘缺的大腦也能保持正常功能

殘缺的大腦也能保持正常功能


四年前,有一個小男孩的大腦被切除了很大一部分,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神經科學家們在他身上看到了大腦的適應能力。


這個男孩的右半球有三分之一被移除了,其中包括一部分負責視力的區域。但是根據一份新的報告,他的左腦開始替代被移除的那部分,為他提供正常的視覺。

在這個小男孩4歲時,癲癇第一次發作,越來越嚴重的癲癇帶給他無盡的噩夢。然而藥物治療和其它的治療手段都不起作用,最終他進行了大腦葉切除手術。這場手術帶走了他六分之一的大腦,其中包括枕葉的右側和大部分右側顳葉,分別是大腦的視覺和聲音處理中心。


如今他已經11歲了,癲癇再也沒有發作過。只不過,他只有一隻眼睛來感知這個世界。對於正常人來說,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後,大腦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讓我們感覺到這個世界。大腦的兩側都會處理視覺,其中左半球負責右眼的視野,右半球負責左眼的視野。當我們直視前方時,大腦將兩隻眼睛的信號進行整合拼接得到一個完整的圖像。


但是,右側大腦無法處理信息的這個小男孩,要想看到全部的景象,必須要轉動他的眼睛和腦袋。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專家Marlene Behrmann表示,這就像我們用手機拍攝全景照片時一樣,需要轉動我們的手機才能得到整個場景。


不過,Behrmann說,小男孩只是失去了他右側的大腦,他的眼睛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景象可以進入他的眼睛,只是他的大腦不能處理這部分信息了。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情況,Behrmann懷疑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漏掉了這個世界的信息。就像正常人會有盲點,但是我們都沒有意識到一樣。

Behrmann想知道小男孩在缺失了視覺處理系統的情況下,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出於這個原因,Behrmann在小男孩接受手術後的三年中,對他進行了行為測試,並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記錄下了他大腦的活動。行為測試的內容是看他能否在雜亂的圖像中找到特定的對象,以及能否發現圖像之間細微的變化。


在經過這些測試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它在認知和視覺處理方面和其他人一樣。他在手術後識別物體和場景的能力並沒有發生變化,而且和同齡人的水平相當。Behrmann表示,視覺系統的某些區域會在很早的時候就發育成熟並且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大腦的兩個半球都能感知物體,即使沒有了右側,左側也能繼續保持正常的功能。


事實證明,在沒有右側的視覺處理區域後,左側的那部分會接替右側的工作。這是一個大腦可塑性的例子,Behrmann還想弄明白的是,大腦是如何做出這種適應的,神經元或者腦細胞在大腦中如何形成新的聯繫。


本文譯自 livescience,由譯者 bakako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用AI翻譯最神秘的古代書籍:伏尼契手稿
首次發現蜈蚣也可作為鼠肺蟲宿主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