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辛亥革命孫中山為何堅持定都南京?真的為了牽制袁世凱嗎?並不是那樣簡單

辛亥革命孫中山為何堅持定都南京?真的為了牽制袁世凱嗎?並不是那樣簡單

開國定都,一向是中國曆朝歷代的傳統。大凡開國定都總要考慮當地的地理形勢和交通方便與否等因素。西漢定都長安,因為關中號稱天下膏壤,地勢險要,挾制東方郡縣好象按著別人的脊背。東漢定都的洛陽雖然不如長安,這是因為長安經西漢末年兵燹,殘破不堪。何況洛陽卻也是有山有水的好風光,亦算有險可憑,況且歷來就是古都。

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1887 年,孫中山就對中國首都的選擇有過縝密的考慮,他曾主張「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漢,四京即西京重慶、東京江寧、南京廣州、北京順天。可見,孫中山關於首都的第一選擇,應是武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已是迫在眉睫。由於武昌地處中原腹地,乃九省通衢,是辛亥革命諸次起義中第一個在省會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況且又是孫中山的一貫主張,並得到章太炎的支持。這事實上是把中央政府定在了武昌。

但是,就在此時,傳來了江浙聯軍於12 月2 日攻克東南重鎮南京的消息。於是,各省代表精神為之一振,兩日後在武昌立即開會作出決定,將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同時決定各省代表會議也遷至南京召開。

到了近代,隨著大清王朝的覆滅,中華民國建立,那麼對於中國將首都定在哪裡成為當時討論的熱門話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選都理論,根據中國謀略的不同,將武昌、西安、伊犁三個城市預設為中國可以遷都的地點。孫中山認為:「故以此三都者,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視其規摹遠近而已。」

當時中國的政治格局形成南北對峙的兩個中心:清王朝身處北京,革命黨人立於南京。孫中山曾允諾,只要袁世凱擁護共和,促使末代皇帝遜位,自己願讓出總統一職。至於都城,他認為南京和北京都可以,但更傾向於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汽車的秀英 的精彩文章:

軍統為何要暗殺李鴻章的孫子?為何成了未解之謎?
韓信年青時在幹什麼,為什麼被稱為兵仙?竟還干過這種事!

TAG:玩汽車的秀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