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西王家大院 滄桑已盡繁華猶在
風光了數百年的晉商給山西留下了很多典型的中國傳統民宅,統稱為晉商大院或者山西大院,這些大院是山西文化的代表建築,如今更是山西旅遊的熱點,去山西不去晉商大院實在可惜,但去多了又有些大同小異,所以一定要選擇具備代表性的山西大院,而位於中國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山西靈石縣靜升鎮的王家大院,就是山西大院的傑出代表之作。
相信每一個到過靈石王家的人都會有我這樣的感慨,富可敵國也不過如此,看著布滿幾座山坡密密麻麻,層層疊疊,成千上萬的房子,不僅暗暗咋舌,這根本就是一個小型縣城嘛!王家大院佔地25萬平方米,相當於紫禁城,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就民居而言,絕對稱得上巨無霸等級。它擁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過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五巷六堡一條街,面積25萬平方米,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周邊堡牆緊圍,四門擇地而設,大小院落既珠聯壁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門多達65道,又獨立成章,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中間一條主幹道,王字造型,同時隱含龍的造型,大院由王汝成和王汝聰兄弟倆1796年修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所建,明萬曆年間至清嘉慶年間,200多年,隨著王家族業的不斷興盛,在村中,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不斷延伸,漸修漸眾,營造了總佔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之巨的建築群體,比宮殿建築總面積16萬平方米的北京紫禁城還要龐大。
王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是我國最大的古民居建築群,是晉商大院的典範,其建築藝術和文化價值都堪稱中華一絕。
王氏自元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先祖王實遷至靜升後,家族歷680多年已傳至27世,鼎盛於清朝康、乾、嘉年間,此間,王家入宦者僅五品至二品官員就有12人,包括授、封、贈在內的各種大夫達42人。
王家大院的祖宗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從農業涉及商業,資產逐漸雄厚。於是大興土木,營造宅第。王家最早築屋舍於村西張家槐樹附近,逐漸擴展。最後便形成如今我們看到的氣勢讓人震撼的建築群。在康乾盛世年間,王家人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官名。躋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多人。道光年間開始王家逐漸衰落,有的後代甚至成為盜賊和乞丐,變賣自家宅院。輝煌了600多年的王家終於易主,後人舉家南遷。解放之後王家大院也成為貧下中農所有。
縱觀幾個晉商世家的發展脈絡,大體都是如此,從創業維艱,由窮而富,耕讀傳家,致商以仁,聞達於朝廷,顯赫於鄉野,但年久日深,人丁漸多,族派分化,教化莫及,終有不肖子孫,家風盡棄,大浪淘沙,亦是必然趨勢。「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一座座深宅大院顯示著往日的掠影浮光,同時帶給了我們諸多的深思和感慨,便已足矣!
編輯:靳洪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