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刀加衝鋒槍再配一輛自行車,中國有過如此精良部隊嗎?

大刀加衝鋒槍再配一輛自行車,中國有過如此精良部隊嗎?

文|周渝

在近現代中國的戰爭中,自行車也不曾缺席。有種說法認為,中國製造的自行車要早於西方。據《清朝野史大觀》載:「黃履庄所制雙輪小車一輛,長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須推挽,能自行。行時,以手挽軸旁曲拐,則復行如初,隨住隨挽日足行八十里。」不過黃履庄的雙輪小車究竟是什麼樣,僅有文字記載,未見實物,從沿革上也無法追述,故而中國康熙年間就有自行車之說法其實很難成立。真正意義上的自行車引進中國,已是19世紀中葉的事,清同治七年(1868)11月,上海首次由歐洲運來幾輛自行車,這是有史可載的自行車首現於國內的記錄。

進入20世紀後,中國戰爭頻發,自行車的軍事價值自然也很快被發現。由於中國戰場沒有像「銀輪部隊」那樣的經典戰例,故而專門記載自行車作戰的史料並不多,只能從老照片和回憶錄中拾遺。有一張著名的「宋哲元第二十九軍自行車部隊」的照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照片中的士兵背後背著衝鋒槍與大刀,人手一輛自行車。或許因國民革命軍第29軍的大刀太過出名,但凡見到大刀都很容易聯想到這支部隊,但實際上該照片未找到出處,單從照片上看亦無法判斷其就是第29軍,從兩位軍官的裝束來看,更像是北伐時期的部隊。目前還沒有可信史料證明第29軍所謂的「自行車部隊」存在,唯一能靠點邊的是軍士訓練團。

抗戰全面爆發前,華北已危機重重。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副軍長的佟凌閣主持「軍事訓練團」訓練工作。訓練團成員主要以北平各大高校的學生組成,這些人與一般士兵的待遇不同,他們大都在北平城裡有家,為此團部給他們每人發一輛自行車,每逢周末他們可以騎自行車回家。佟凌閣接手訓練工作後,堅持以「愛國衛民,誓雪國恥」為教育精神,這一口號刺激了日本軍方,引起日方強烈抗議,最後由軍長宋哲元出面緩和,並召集學生解釋後,將組織名稱更改為「軍士訓練團」。七七事變後,訓練團的成員奔赴抗日前線,大多與佟凌閣一樣壯烈犧牲。至於他們是否在戰爭中使用過自行車則還未發現可信史料。不過這場戰爭導致北平城內的自行車發生了不小變化,之前城內市面兒上的自行車都是西洋貨,牌子叫得最響的當屬英、德兩國的「鳳頭」「藍牌」「鑽石」等。七七事變後,北平街頭的自行車幾乎被日貨壟斷,最有名的是「富士」「僧帽」「鐵錨」「菊花」等品牌。

另一組較為有名的「自行車部隊」照片是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前夕在延安拍攝的。照片中的戰士們背著國造湯普森衝鋒槍,人手一輛自行車,看上去裝備精良。有人推測這是一支通信兵部隊,不過在另一張照片中,自行車部隊又列於騎兵之前,故而也很可能隸屬於騎兵部隊。當然,無論在歐洲戰場還是亞洲戰場,都沒有將領會讓士兵騎著自行車像騎兵那樣去衝鋒,自行車在軍事上最大的價值還是提高行軍速度。

朱德總司令在騎自行車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也是位自行車愛好者,他有一張拍攝於延安時期的照片堪稱經典,名為《朱總司令在延安》。照片中,朱德身著八路軍制服,小腿上打著綁腿,腳上穿著便於行軍走路的布條編織的草鞋,騎著一輛自行車,神態自若地行進在廣場上。背景是雜草叢生的山坡,凸現出陝北高原獨特的山色地貌。照片的拍攝者是著名攝影家、《解放軍報》原社長、總編輯田野,拍攝時間為1938年,當時田野在總政宣傳部工作。通過田野的幾段簡短文字,這張經典照片拍攝時的場景得以重現:

在1938年8月下旬,朱德總司令因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從抗日前線回到了延安。一個星期天上午,天氣晴朗,金風送爽,我背起照相機,無目的地信步走出延安北門,過了延安大砭溝這個當時算是繁華的地方,一直向北走去。當我走到靠近中央開會代表所住的窯洞下面那個大廣場時,突然看見朱總司令騎自行車,在廣場上由西邊山下向東行,騎得並不快。我感覺很新奇,因為在延安還從未見過騎著自行車的。我便迅速跑了過去,向朱總司令舉手行了個軍禮,懇請說:「總司令,我給您拍張照片吧!」

總司令面帶笑容向我說:「給我照的相太多了,你去給戰士們照吧。」

朱總司令雖然表示拒絕,但我了解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高貴品德,絕不會發脾氣,便又進一步解釋說:「總司令騎自行車的照片,還從未拍過呢,這次請拍張騎自行車的吧。」

朱總司令笑了笑,同意了。我當即補充說了句:「請您照舊往前騎,不影響您騎車」,便急速跑到他的左前方,選好角度,對準焦距,按下快門。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可能是對慈禧最理性的評價:從大歷史角度,慈禧選擇載湉是對的
除了6場世界盃比賽,關於這個城市你還應該知道一位巨牛的飛行員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