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作家納蘭採桑談寫作:一個缺乏歷練的作品沒有靈魂

台灣作家納蘭採桑談寫作:一個缺乏歷練的作品沒有靈魂

我不墨守成規,也不懷挾偏見,我即能一擲決生死,也能一笑泯恩仇。我是納蘭採桑,除了會寫小說,我一無是處,這就是我,把文字融入骨血的我。

夢想是一朵五顏六色的花,每個人都渴望曇花一現的瞬間或是芳香永存。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夢想猶如明燈,只有義無反顧的堅持,堅韌不拔的毅力才是實現夢想的唯一方法。

什麼樣才算成功?這個沒有標準的答案。或許心之所向,為之追求的過程才是夢想成功的唯一捷徑。

有一個女孩,為了追求夢想,把生活的所有時間用來寫作,從初中到大學從不曾停止,她就是台灣青年女作家——納蘭採桑。

17歲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上學的年紀,不用面對生活的壓力,不用經歷過多的苦痛。然而對於納蘭來說卻是讓她崩潰欲死的年紀,在學業和寫作以及家人逼迫的三重壓力下,她從崩潰的邊緣里找到了自我,唯寫作與她共存亡。

很多人奇怪,為什這麼有天賦的作家會被家人逼迫放棄寫作?這就要從納蘭的寫作生涯說起。

納蘭的寫作之路從初中開始,在初中時納蘭就已經開始有了寫作的想法。為了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她興奮的執筆開寫。在課餘時間,在每個夜深人靜,但凡有空她總能藏在哪個人跡罕至的角落或者宿舍里寫下她心中的觸動。

寫作時的她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她的責任,忘記了這是學校,就這樣忘我的寫作過程終是給她的寫作之路帶來了最大的阻礙。

在那段寫作的時間裡,她的專註與異常很快引起了班導的注意。於是,在一個普通的日子裡,她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否定。

這一天的中午,班導把納蘭叫到外面,與她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對話。班導語重心長的說:「你喜歡寫作這是很好的一個愛好,我承認你很有才華,但你現在不能寫小說,因為你寫的東西不能看,缺乏歷練。」

聽了班導的話納蘭陷入了疑惑與失落中。她不明白為什麼她寫的東西不能看,難道缺乏歷練就不能通過其他方式補全,她不相信,她還是選擇堅持自己的想法。

來自家庭和老師的否定讓納蘭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她的成績開始一落千丈。她討厭所有人對她的否定,不喜歡墨守成規的生活方式,她骨子裡叛逆的靈魂讓她只有在寫作中,在字裡行間才能安然。

納蘭認為在苦短的人生里,如果重複。如果一直重複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麼人生就顯得太長了。

在那段氣氛壓抑的時光里,來自家人和班導的苦口婆心的勸阻,依然讓她沒有放棄寫作。直到她的堅持徹底讓這些人放棄她,讓她自我發展,對她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

永不放棄的執著讓納蘭終於寫下了自己仗劍江湖的第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在高三那年完稿,並且在台灣的一個叫部落格的網站連載,而這部小說的名字就是《碧落人間情一諾》。

這部小說的誕生為納蘭以後的寫作之路奠定了基礎,也為她的成名之路打開了大陸市場。

納蘭採桑和《羋月傳》作者蔣勝男合照

曾經納蘭幻想著能夠有一天憑著自己的作品和努力加入浙江省網路作家協會,為這個目標她努力的經營人脈,認真寫作。

她曾經在臉書上公開發表她要在30 歲之前拿到版權,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小說。她怕她會平凡的過一生,她怕她看不到希望。成為作家的路太過艱辛,那些寫作過程中得孤獨與迷茫,懷疑與否定足以讓她心生退縮。

納蘭說:「我不容許自己後退,我的骨子裡有一種水滴石穿的毅力,一種至死方休的執著,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創作激情。我已無路可退。」

她無路可退,退一步就是粉身碎骨。她把自己所有的後路堵死,只有一條成功的路等著她前進,她要走到終點。

都說若想成功必須靠實力也靠機遇,納蘭深知她的作品若想被出版,她必須去找到賞識它的人,她需要機遇。就這樣她遠渡重洋來到了杭州參加了「海峽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並最終通過這部將近60萬字的歷史演義小說,獲得金獎並成功出版。

在參加這次大賽時,納蘭都不敢想像失敗的後果。她不止一次的提到過她要加入這個協會,更要加入中國作協。她說:「你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必須先要不知羞恥的說出來,哪怕被嘲笑也要堅守目標」。

她在給自己打氣,當成功來臨的時候她才相信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有所謂的心想事成。

寫作對她來說是一種身心的舒壓釋放,她的身體里有著不安定的靈魂,她不甘於平凡,渴望自由,身體與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每個人都想成功,每個成功的背後都有異於常人的付出。那些成名的作家表面上很風光,可沒有人看到她們背後的心酸。

談起寫作納蘭總是侃侃而談,一口並不標準的普通話總能讓人心生親切。她是作家,但她卻還是那個不忘初心的納蘭採桑,就如她的名字一樣。

她喜歡中國古典文化,更喜歡納蘭性德。她的名字來源於納蘭性德的詩句。她的作品裡有著金庸武俠小說的影子,有著莊子的思想,更有著中國古典詩詞的運用。宏大的歷史背景,凄美的愛情故事,再加上仗劍江湖的武俠情節成就了這樣一部絕佳的作品。

納蘭特別喜歡魯迅說的一句話,「逆水行舟,無論看山看水不變的只有前進」。我覺得這個前提是必要的,但這世上千山萬水都能跨越,最難跨越的是,是來自於心裡的障礙。

聽完納蘭採桑的這次分享,我體會頗深。原來這世上沒有什麼困難能阻擋我們內心的渴望,只要你足夠堅持。我們最強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我們連自己都戰勝不了還怎能去戰勝別人。

在寫作的這條道路上唯有堅持才是不變的真理,在堅持得過程中懂得機遇得重要性,廣交志同道合的好友才能讓我們的寫作之路越走越順。

時過境遷,當納蘭再次回憶她之前寫的作品,想起老師說的話她才相信,好的作品必須有靈魂,她也覺得她的作品缺乏靈魂,沒有靈魂的作品不能引起共鳴,更不能感動讀者。而靈魂恰好就是我們對生活的體驗,一種人生得歷練。

很多人都想知道納蘭是如何寫好小說的,納蘭說:想要把小說寫好最重要的因素是你要有天賦和狂熱的創作激情。她覺得"心靈的觸動"很重要,有所觸動,就能夠把身心都投入在創作中,這樣就能寫得好。

那麼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我覺得一定要有文學價值和良好的三觀。有一句名言說:"唯有那些從高山上滾下來,且無任何損壞的作品,才是成功的傑作,這個高度就來自時間。"我覺得十分有道理,有些值得收藏一讀再讀的書,它們不會在時間中黯淡蒙塵。

寫作就是這樣一個枯燥卻值得探索得過程,作家在探索,新手在探索,每一個熱愛寫作的人都在找尋寫作的便捷之路,可任何的作品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和歷練,一本小說的靈魂正是來自於這些歷史的沉澱和歷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暖馨灣 的精彩文章:

TAG:文暖馨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