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為海權?為什麼說日本海權觀具有雙重性和不確定性?

何為海權?為什麼說日本海權觀具有雙重性和不確定性?

原標題:何為海權?為什麼說日本海權觀具有雙重性和不確定性?


海權一向是個模糊的,沒有明確定義的概念。英國學者埃瑞克·格羅夫甚至認為:「海權對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的事情。」馬漢認為,海權是海軍運用的結果,是海軍戰略的產物,不同的海軍戰略決定著海軍的特徵。強大的海軍必須與正確的海軍戰略相配合才能夠最終實現海權。海權的實質是,國家通過運用優勢的海上力量與正確的鬥爭藝術,實現在全局上對海洋上的控制權力。也有學者認為馬漢在其著作中並未明確界定過海權的內涵,他是用各種形式的歷史範例和評論來揭示海權的實質。


馬漢


舉例來說,馬漢海權論指導美國發展了一支舉世無雙的強大海軍,並使美國走出美洲,最終在全世界建立起霸權。德國、日本以及後來的蘇聯接受了馬漢的海權論觀點(儘管蘇聯不承認這一點,但是一般認為戈爾什科夫的國家海上威力論就是馬漢海權論的蘇聯版),也發展出強大的海軍,然而這三個國家卻並未因此實現其奪取霸權的國家戰略目標,反而使自己的國家要麼蒙受戰敗之禍,要麼淪為他國的附庸,要麼是分崩離析,不再作為一個國際關係行為體在國際體系中存在。其中原因,發人深思。



戈爾什科夫

日本是一個海權國家,其海權思想在冷戰結束後也隨著國際形勢和技術形態等因素的變化得以發展演進。這一點在日本的海洋戰略方面表現得尤其明顯。冷戰後的日本海洋戰略作為一項國家綜合性戰略,其核心是日美海權同盟,實現海洋戰略的方式是以日美同盟為主軸,聯合具有共同價值觀的民主國家形成全球性海洋夥伴聯盟,將日本的國家力量和國際影響擴至世界各大主要海域,最終建立起一套確保日本國家安全、經濟等利益的海洋綜合安全保障體系,在新的國際海洋新秩序中實現日本海洋大國的夢想。儘管日本的海權觀正把海上軍事力量、海上安全以及海洋資源、海洋環保、海洋科技等因素納入其中,並把這種觀念轉化為海洋戰略加以推行,但是,日本尚未真正進入新綜合海權觀和海洋戰略階段。對海洋資源、海洋環保、海洋科技的關注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海軍發展現狀、搖搖欲墜的和平憲法、緊隨並利用美國積極進攻戰略的對外政策面前,都還弱勢明顯。



日本海軍


因此,日本的海權觀和海洋戰略具有過渡時期的雙重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


楊震、卞宏信:《關於日本「出雲」艦下水的幾點思考——以海權的角度》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丘吉爾忽視中國軍民抗戰成果,中國政府將如何「反擊」?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