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靜波法師:如何守好菩薩戒

靜波法師:如何守好菩薩戒

如何守好菩薩戒

身為佛子,當做佛事,什麼是佛事?不住著在「諸惡莫作」上,也不住著在「眾善奉行」上,「自凈其意」,那就是佛事,大家記住。有人說「我不是壞人」,你不是佛子;有人說「我好人」,你也不是佛子;你不住著了才是佛子。這就是持戒波羅蜜,沒有了對和錯。沒有執著了,我們才能把戒受好守好,因為我們不再執著了。不再執著了,才是上求佛道,才能下化眾生。現在我們有太多的執著,和消化不了的情緒,這肯定是不行的。

菩薩戒它殊勝,極為殊勝,殊勝到什麼程度呢?此生有謝,彼法不失,就是這個生命結束了,所受的菩薩戒不會丟失。別解脫戒,比如說三皈五戒、沙彌戒、比丘戒……當這一期生命結束了,就都結束了;只有菩薩戒不會失掉,因為它是金剛寶戒。金剛寶戒永遠不失。

什麼叫金剛?金剛就是空性。我們今天說,金剛石硬,任何煩惱沒有辦法摧伏金剛,任何東西摧毀不了金剛石,我們的智慧就和佛所感悟的事物的真相——空性去相應了。金剛寶戒,沒有能,沒有所,沒有能持戒的人,沒有所持的戒條。

我們授的十重四十八輕戒,這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他所應該授的戒。這個戒側重於心法,那麼你要在心上去感悟,感悟什麼?無所得。所以怎麼樣呢?我們的身體沒有出家,我們的心可以出家。

但是請記住,大家是在家人。在家菩薩也有責任和義務,比如說家庭責任、社會責任。當然一些老人,他的社會責任已經盡了,家庭責任差不多也盡了,但是他的信仰的責任還在,他的生命的歸宿在哪裡呢?

菩薩戒說:利他中才能完成自利,所以受菩薩戒的人絕不自私,不是你拿一個戒牒,也不是你穿了一套衣服,是因為你的心裡和行為在擔當,在不同凡響。

我們今天經常有人說業障深重;思想想不開、嘴管不住、身體做不到,你就業障了,習慣了,隨業流轉。如果我們能想開了,沒有任何事情、任何東西是實在的;嘴管不住,禍從口入,病從口出,那我們就會怎麼樣?就不可愛了,如果我們能管得住,我們就可愛了;如果我們的身體能做到,大家就會信服我們。大家想想看,我們今天授的戒,你要珍惜,要倍加珍惜。

同時,我們的《金剛經》後邊在最終做結論的時候,告訴我們:受菩薩戒的人能夠過度四魔;哪四魔?

1

一、死魔

不怕死!現在很多人怕死,怕死不是佛教徒,尤其不是菩薩戒弟子。不怕死的人會死得慢一點,是不是這樣?一定是這樣;不怕死的人死去活來,換個頻道更精彩,但我們現在必須精彩;不怕死的人解脫自在,我們才能夠往生,才能夠到佛國凈土。那你絕對是這樣,因為你沒有我了,只為他人考慮。

2

二、陰魔

不怕活著!活著必須有質量,什麼樣的質量?行菩薩道的人,一定要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請大家注意,上求佛道,必須下化眾生;下化眾生本身就是上求佛道,它們不能分割。沒有我,可以這樣度;有我,沒有辦法度。

《焰口經》里有一首偈頌說:「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就是即使有一個燒紅的鐵輪,在你的頭上晃來晃去;可不可怕?可怕!難不難過?難過!「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可見,受菩薩戒,行菩薩道,一定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定要擔當負責任!

3

三、煩惱魔

不怕煩惱!請大家注意,煩惱來了,考驗就來了,機會就來了,成佛的因緣就來了。我們後邊都是佛像,佛和菩薩下邊坐的都是蓮台,蓮台下邊是污泥濁水,沒有污泥濁水就不會有蓮花。但是大家注意,污泥濁水不是蓮花,必須轉化、升華,不即不離——不是它又不離開它,所以沒有煩惱行嗎?不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行菩薩道要怎麼樣?「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要把一切眾生作為自己成佛的樹根,就是把一切眾生當作樹根,然後「以大悲水,饒益眾生」,用大悲水來饒益眾生,感同身受,同體大悲,利益他;「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那麼成就自己「佛菩薩智慧華果」。我們利益別人才成就了自己,這個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請大家注意,應該從自己的家庭開始,從自己身邊有緣的人開始,要跟他們打成一片,搞好關係。如果連我們最有緣、最親近的人,關係都弄不好,看著他們不順眼,那我們這個行菩薩道也就沒有說服力。

我們舉兩個案例,去年的時候,聽到了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是真實的。

(一)火車上念地藏經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夢參老和尚,他曾經到大慶來過三次,搞了三次夏令營。去年十一月二十七號,他圓寂了,哈爾濱的一個居士聽到後,懷著滿心的悲傷,坐上火車往五台山進發。一路上,他拿著《地藏經》,因為夢老是學地藏法門的,所以他大聲地念《地藏經》,車廂里的人隨之都震忿了;後來有人把乘警找來了,也說服不了他;最後火車到了一個站,乘警和大家一起把他推下火車,說:你下去吧,不要在這裡待了!

告訴大家,一個佛教徒絕不能不正常,要去考慮別人。我們正常就是,人家不信佛,我們信佛要考慮別人。一個正經的佛教徒要遵守法律、道德、佛教的三皈依。我們可愛了,別人才愛我們,是不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這個佛教徒,他不是這樣的,我相信他是普通的佛教徒中的一個代表,很多人可能都這樣。因為我們有信仰,就任性、傲慢、囂張、胡來,那不可以,我們要自在,不要把自己當回事!

(二)把自己誤解為是出家人

另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佛教徒,她受了菩薩戒,是個在家的菩薩戒者,但卻把自己誤解為是出家人,二十年跟她的老頭兒不在一起了。她的老頭兒天天看她不順眼,但是拿她也沒有辦法,因為兒女也大了。有一天她的老頭兒喝醉了,不知道怎麼地,話不投機,一腳就把她踹翻那兒了。結果是,那個暖氣片上有一個揪[jiū]兒,她的腦袋正好撞在這個揪上,當場死亡。這是菩薩戒嗎?肯定不是,要對家庭負責任,大家要引以為戒。

不怕煩惱就是要轉煩惱為菩提,沒有煩惱就沒有菩提,沒有污泥濁水就沒有蓮花,所以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不要逃避現實,要面對、接受、處理、放下。

4

四、天魔

不怕主宰!有人說命中注定,請記住,命中並不固定,因果也不是定法。那位說,「那不對吧!」是啊,我們今天學習,要消化,要提倡認命,然後逆來順受。

這個痛苦的事情,隨著我們的承受力的不同,結果也不一樣。比如說,一頭大象,我們給它一棒子,它以為是按摩哪,扇扇耳朵,很舒服;一隻螞蟻,我們給它一棒子,把它打沒有了,因為它們的承受力不一樣;所以因果、一切萬法都不固定。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現在不住,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就叫做持戒波羅蜜。

你持戒的這個人不是實在的,守戒的對象、內容不是實在的,你就自在了,一定會把這個遊戲做好,這個持戒持好,就是遊戲而已!不要天天擔驚受怕,說「我犯戒了,我懺悔」。對著戒條,打破我執,歷事煉心,這才叫學佛。為什麼?法無定法,定法不是法,自作自受。如果總是執著,我們的心量就小;不執著了,我們就會為別人考慮。

我們回過頭來,三番羯磨的內容是什麼?第一番羯磨:由心業力,悉皆震動,妙善戒法;第二番羯磨:如雲如蓋,覆汝頂上,妙善戒法;三白羯磨:從汝頂門,流入身心,充滿正報。整個身心都充滿,充滿什麼呢?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什麼意思呢?

所謂攝律儀戒,遵守規矩,像遊戲一樣!

所謂攝善法戒,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我們是菩薩戒,不要跟眾生比,要跟佛菩薩看齊。

所謂饒益有情戒,要利益眾生,讓別人歡喜,讓別人喜歡我們,不是怪怪的,不應該裝模作樣。「我受菩薩戒了,以後我到前邊去……」你讓別人走在前面,要對別人好。我們為了眾生,都可以犯戒;為了自己,堅決不可以,因為菩薩戒: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有人說:「法師,我能不能抱孫子?」你怎麼不能抱?你連自己的孫子都不能抱,還是什麼菩薩?說:「我不吃肉,我能不能給別人做?」可以,但你要做凈肉。如此,慢慢地他們會感動,慢慢地就度了;為了自己不可以,為了別人可以。

行菩薩道的過程,就是打破我執的過程,如果打破了我執,我們一定會解脫;如果不打破我執,我們沒有辦法解脫,頂多就是福報。

《楞嚴經》說:「見聞如幻翳」,我們的所見所聞就是幻化的,就像眼睛有個白斑在上面。「三界若空華」,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輪迴,都是如幻如化的,沒有真的。你是路過的,我也是路過的,大家都不是真的,不是實在的。如果是實在的,你會老嗎?會消失嗎?都是假的。「聞復翳根除」,聽到了無常、無我,受了菩薩戒,我們那個障礙全都打破,能所雙亡。「塵銷覺圓凈」,外邊都是幻化的,不再執著它,我們的智慧就圓滿了,我們就能夠成佛,至少可以往生吧!

希望大家有生之年,有幸在這裡受菩薩戒,要聽聞菩薩戒條,還要經常聽聞講經說法,打破我執,廣結善緣,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下化眾生必須上求佛道,這就是發菩提心。如果我們不發菩提心,修諸善法,做好事,是為魔業。什麼叫魔?困擾。那樣,不能解脫,頂多是福報,不是功德,所以希望大家做功德,而且是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樂法雨 的精彩文章:

黑龍江省佛教協會2018年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
靜波法師:不執生,不著死!

TAG:極樂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