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諾門坎一戰,日本和蘇聯正面剛,結局竟改變二戰走向?

諾門坎一戰,日本和蘇聯正面剛,結局竟改變二戰走向?

1939年,日本關東軍意圖向西擴張,但是在外蒙哈拉哈河的「歸屬」上與蘇聯有爭議,導致雙方在諾門坎爆發大戰。這次戰役雖然算不上多麼經典,但是其產生的影響十分深遠,可以說是影響了舊日本帝國命運走向的一根槓桿。

諾門坎戰役中的日軍

日俄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讓日本的自信心瞬間爆棚,不僅把中國東北納入勢力範圍,還從庫頁島上割下一大片領土。接連打贏了清國和俄國,讓日本高層以為他們的實力足以在東亞大陸上施行擴張侵略,這也就是在二戰前日本的主要侵略方向是西進和北上的主要原因。

諾門坎戰役中的日軍坦克

隨著外蒙獨立、偽滿建立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發生,蘇聯和日本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導致了1939年兩軍在諾門坎相遇。而這一次,日本人面對的是蘇聯的戰神朱可夫和遠遠比日本軍隊現代化程度更高的蘇聯裝甲部隊。

日軍坦克兵在休息

戰役開打後蘇聯和德國一樣使用了大量航空部隊奪取制空權,讓日本陸軍的位置和部署暴露無遺,處處被動挨打。雖然在整場戰役中日本也動用了大量空軍並擊落了數量可觀的蘇聯戰鬥機,但是過於懸殊的工業實力差距使得日軍始終在坦克和飛機等重裝備上落後於蘇軍。在陸地上日本面對蘇聯龐大的裝甲集群同樣吃了大虧,這場戰役就好像是德國入侵波蘭的翻版,只不過扮演波蘭角色的是日本。

蘇聯部隊

儘管日軍最終輸掉了戰役,但是在這一仗中日本人打的並不差。打滿全場的日本第23師團是個三流的警備師團,其兵源編製比關內的師團要小,甚至許多新兵是在開往滿蒙邊境之前才進行野戰技能的訓練。23師團的武器裝備也弱的可憐,全師團只有12門大口徑迫擊炮,還是從其他師團中淘汰下來的舊貨。步兵沒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只能用燃燒瓶來對抗蘇聯的坦克,但是整體傷亡居然比蘇軍還要小。

信心滿滿的日本兵

這場名不見經傳的戰役看似無人問津,實則對整個二戰的進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迫使日本放棄「大陸政策」,將整個入侵的重心從西進和北上轉為南下,直接促使日本由路攻轉為海攻,入侵東南亞、偷襲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戰爭。也正是這場改變日本戰略方向的戰役最終葬送了日本,而蘇聯則在暴打了日本一頓後有充分的兵力可以應對德國,如果這一仗蘇聯輸了,那麼整個二戰的歷史進程都可能被徹底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美國兵為啥「打死不用95式」?說出的理由太尷尬!你同意嗎
如果沒殺華佗,把曹操頭劈開真的能治病嗎?真相令人無法接受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