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左海傳說】長樂出油佛

【左海傳說】長樂出油佛

原標題:【左海傳說】長樂出油佛



大家都知道,長樂龍泉寺有一尊「流米佛」,傳說早年肚臍會出米,因此成為長樂「奇佛」,也成了該寺的鎮寺三寶之一。但在長樂原先還有一尊「奇佛」——肚臍會出油的彌勒佛,大家就不知道了吧。


鶴山風光


從前,風光如畫的鶴山龍溪河畔,屹立著一座古剎——光嚴寺,始建於陳大建初年(569年),幾經重修,至今仍香火鼎盛。會出油的彌勒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話說陳大建年間,鶴上村有個人名叫嚴光,人稱林長者,他家家財萬,貫舍宅為寺。這尊彌勒佛肚臍之所以會出油,就與嚴光有關。嚴光當年就住在鶴山紫微峰下,他一生疏財仗義,人們向他借貸,還與不還,都無所謂,只讓借錢人立券,以結來生緣。

這來生緣是何意思呢?相傳嚴光在借貸中,曾遇過一件事:一個漳州人,聽說嚴光有此借貸的行為,便前來借銅錢四千緡,用驢載走。哪知走到鶴上嶺,驢卻不走了,打它,驢竟作人言:「你別打我,我前生向你借貸,今為驢以償,債期已滿,別打了。」漳州人聽了,便把錢還給嚴光。



民間還有這麼一個傳說,從前有個當管家的人,家產很富有。一日,夢見一個人跑進屋來說道:「你欠我四千錢,如今該還我了。」問其原由,不答,又跑向內室。醒後,妻產一子,心知這是前世事,就拿了四千錢專門為新生兒做度。到孩子三四歲時,錢用還剩七百未用,孩子卻忽然脖子一歪,死了。未用的錢剛夠收埋用。


又一次,嚴光的兒子恭,在揚州做生意,見漁人提著黿在街上叫賣,便以五十枚銅錢買下後放生。是日,嚴光坐在家中,忽然間卻見有五十個穿著黑色衣衫的人,氣喘吁吁地送來五萬緡銅錢,說:「這是你兒子恭在揚州做生意附托給送的。」嚴光感到奇怪,兒子回來後問起此事,兒子也感奇怪,想了好久,才想到這一定與買黿有關。於是嚴長者便舍宅為寺——光嚴寺,舍田為湖——西湖。後來,有一個外地回來的人,在鶴上嶺見到嚴光坐轎,家人隨後,好似上任去。至村裡一問,方知嚴長者已經去世。


傳說嚴光舍宅為寺之後,就把九百畝田地,一分為二,一半獻出辟西湖,一半給光嚴寺作寺田。然而他還想寺里多捐些什麼,又怕遇上不法僧人,反而污了佛門聖地。思來想去,忽然有了主意——積一批油,供寺里僧侶食用與點油燈。可油不是好儲藏的,怎麼辦呢?說來或許是好心人感動了蒼天,想不到這日卻碰上了一位高人。高人知道他的心事,便把儲油的方法如此這般告訴他。之後嚴光每十天就到福州買下一船油,一共花了三個月又十天時間,把銀子全花光後,便把買下的十船油交給那位高人。後來高人不知用了什麼辦法,就把油藏到鶴山岩石里,又叫嚴光在寺的天王殿里打造一尊石彌勒。許多年後,那時寺里僧侶增多,經濟出現拮据。一天夜裡,有僧侶在天王殿燒晚香,卻見石彌勒的肚臍出油了。自此也與龍泉寺「流米佛」一樣,每日出的油也是不多不少,剛夠炒菜與油燈用。


寺僧因怕讓人知道了,有人來偷油,不敢對外說,所以好長好長時間,光嚴寺石彌勒肚臍會出油的事,外人都不知道。早年龍溪兩岸有好多水碓,後來有人便借水碓榨油。一油坊老闆,因見光嚴寺里僧侶從不買油,便問一個小沙彌:「你們寺里炒菜、點燈,油都從哪裡來的?」小沙彌不知道「天機」,如實說了,從此之後,那尊石彌勒便不再出油了……


石彌勒儘管不出油了,然而在天王殿供石彌勒,卻也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只可惜明成化年間,因寺失火,也把石彌勒給毀了。後來光嚴寺雖然得以重建,人們再也見不到那尊曾經出過油的石彌勒了。

(來源:吳航鄉情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閩都風土】宋代古剎清福院
【坊巷名人】張元干

TAG: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