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川論道 曹操

百川論道 曹操

曹操,男,漢族,公元155年7月18日生,壽命66歲,屬相羊,星座巨蟹座,安徽亳州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成為魏國皇帝後,追加尊稱曹操為魏武皇帝。

曹操是傑出的政治家。「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的獨具特色。當時,各地軍閥紛紛崛起,割據稱雄。在曹操的北邊有袁紹,南邊有袁術,東南是呂布,正南是劉表,西邊是馬超等諸侯。

196年8月,41歲的曹操,親自來到洛陽朝見漢獻帝。隨即挾持漢獻帝,遷都到河南省許昌市。曹操用天子的名義,發號施令,「名正言順」地同各地的割據勢力展開了鬥爭。

他陸續出兵消滅了呂布、袁術、張綉等割據勢力,在位於河南中牟東北的官渡之戰中,又以少勝多,殲滅了袁紹的主力,以後又進軍到遼寧省葫蘆島市,平定了袁紹之子袁譚等人,從而統一了北方。

曹操的政治智慧還體現在用人方面。他不看重學歷,出身,社會地位等虛名,強調「唯才是舉」,從210年到217年,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曹操提倡廉潔自律,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自己及家屬的衣食住行都很節儉。於是天下人都以他為榜樣,以廉潔自勵,即使是高官厚祿的權貴們,所乘坐的車輛和著裝也不敢過度。

曹操是經濟家,他首創了屯田制。集中組織曹軍在鎮壓黃巾軍起義中擄獲的勞動力、耕牛、農具開荒種地。當年屯田收穫穀物就高達1.2億市斤,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

在興置屯田的同時,曹操先後採取招懷流民、遷徙人口等辦法,恢復農業生產。曹操在周瑜的家鄉安徽省六安等地修建的水利工程,一直到千年之後的北宋時期,還能每天澆灌兩萬頃良田。

曹操是軍事家。他打仗最大的特點,就是身先士卒。從討滅黃巾軍,徐州擒呂布,官渡敗袁紹,遠征山海關,關中斗馬超,漢中降張魯,上下三十年,縱橫數萬里,歷經百餘戰,曹操都是親歷親為。

他治大軍,如烹小鮮。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深入虎穴,親率五千精兵,偷襲袁紹糧草屯放重地——河南省延津縣烏巢。在數倍於己的敵軍面前,殊死戰鬥,終斬敵首,盡燒糧草,奪取勝利。

當然,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即使是身為軍事家的曹操,也經歷了赤壁之戰的慘痛失敗。208年12月,53歲的曹操親率二十萬大軍,在湖北省赤壁市,被孫權、劉備的五萬聯軍火攻戰敗。

曹操是文學家。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流派——建安文學的首創者和代表人物。現存世詩作20餘首。他的一部分詩真實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社會現實和百姓的苦難。

如《蒿里行》,記錄了漢末董卓之亂前後最黑暗混亂的一段歷史,描繪了軍閥爭權奪勢所造成的悲慘現實:「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另一部分詩,抒發了他統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如《觀滄海》,寫登臨遼寧省綏中縣碣石,眺望大海,展現了他吞吐宇宙的氣概和寬廣博大的胸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龜雖壽》抒寫了年命有盡,而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短歌行》抒發了他的人生感嘆和建功立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容止若思」,直譯為容貌舉止若有思。南北朝文學家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容止》,記載了有關曹操容貌的,十分精彩的小故事:「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

魏武帝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者,他覺得自己的容貌形象醜陋,不足以雄威他國。「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

於是,曹操命令美男子崔琰,代替他坐到魏王的位置,他自己則假扮成侍衛,配刀站立在龍床旁邊。接見完畢後,曹操派人問使者,覺得魏王怎麼樣?

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匈奴使者回答說,魏王雅量威望非比常人,然而,他床頭那位帶刀侍衛,我看得出來,才是真正的英雄。魏武帝聞聽此言,竟然派人追殺這名使者。

史書記載,曹操的身高只有1.55米左右,眼睛很小,臉型圓胖。鬍鬚很短,屬於蓬鬆且彎曲的連鬢絡腮鬍子。腆胸疊肚,雙腿羅圈。易中天的《品三國》說,相貌醜陋也是曹操不敢稱帝的原因之一。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字文書法 的精彩文章:

百川論道 顏真卿
百川論道 蕭何

TAG:千字文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