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全世界最瀕危號稱「惡魔」的食肉動物,其咬合力秒殺老虎獅子

全世界最瀕危號稱「惡魔」的食肉動物,其咬合力秒殺老虎獅子

袋獾憑藉殘酷冷血的生存策略,保證了後代的健康和強壯,得以在澳大利亞繁盛一時。但由於人類的瘋狂獵殺,目前袋獾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瀕危的動物之一。

袋獾是澳大利亞的一種珍稀野生動物,它毛色油黑,身材嬌小,小眼睛,大嘴巴,長相雖然談不上特別漂亮,但也還算嬌憨可愛。就是這樣一種小動物,卻有一個難聽且令人生畏的別名——「塔斯馬尼亞惡魔」。袋獾在澳大利亞被視為禍害,遭到人們的瘋狂捕殺,以致被逼到了滅絕的邊緣,現在僅塔斯馬尼亞州有少量分布,是澳大利亞國寶級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袋獾的確非常兇猛,尤其是其撕咬能力甚至超過兇猛的獅子和老虎,位居動物世界之首。可袋獾同時又很羞澀溫和,若非生命安全或食物受到威脅,絕不會出手傷人。隨著科學家長期不斷的研究,「塔斯馬尼亞惡魔」的本來面目已經逐漸被揭開。

「惡魔」綽號的由來

很早之前,袋獾就被澳大利亞人稱作「塔斯馬尼亞的魔鬼」,但卻很少有人真正見過它們,即使在一些動物教科書上也只有它們的畫像。那麼,袋獾的「惡魔」綽號是如何得來的呢?或者是因為這種動物具有晝伏夜出的行為特點,而且在深夜捕食時常為了保護食物而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咆哮聲,這種聲音在夜深人靜時能傳出很遠,聽上去如同惡魔的哀嚎;或者是因為在人們的傳言中,它們就像惡魔的化身——能咬斷手指粗的鐵棍,咬斷被捕獵器夾住的爪子,能在一小時內吃掉一隻叢林袋鼠……

成年袋獾身長近1米,非常健壯,渾身長著油亮的黑色皮毛,只有喉部及臀部點綴著幾片白色的斑塊。袋獾是有名的大肚漢,一頓可以吃下相當於自身體重一半的食物。不過它們對食物並不挑剔,無論是老鼠、蜥蜴、兔子之類的小動物,還是別的動物吃剩的殘骸,它們都不挑不撿,照單全收。

曾經有一段珍貴的袋獾覓食的影像資料顯示:一隻剛成年的雄袋獾正在吞噬一具袋鼠的殘骸。這傢伙的吃相十分不雅,整個背部弓起,強大的頜骨像一台推土機那樣迅速地向前推進,就連袋鼠堅硬的腿骨也不肯放棄,像嚼甘蔗那樣咬成碎屑,吞咽下去。不過十幾分鐘。袋鼠的屍骸就蕩然無存,連骨頭都沒剩下。

袋獾進食時是極為投入的,即使看到前來搶食的同類,也不肯停止咀嚼,只是從牙縫裡擠出一陣陣嚎叫。那是何等恐怖的嚎叫!伴隨著咀嚼股溝的咔喳聲,時而是凄厲的嘶鳴,時而是聲嘶力竭的哀嚎,回蕩在寂靜的夜晚,令人毛骨悚然。事實上,正是袋獾夜晚活動時發出的這種恐怖叫聲給最早來到澳大利亞的歐洲移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恐慌,加之袋獾生性狂躁,又喜歡吞食腐肉,它們才獲得了「塔斯馬尼亞惡魔」這個可怕的綽號。

兇猛的動物

袋獾不僅喜歡食腐,而且在遇到來犯的敵人或者感覺到危險臨近時,會吐出奇臭無比的唾液,這使得很少有人對它們產生好感。其實,在大多數時候,袋獾都是膽小和溫和的,甚至還有些潔癖。每天清晨覓食結束,它們一定會扎進水裡好好洗一個澡,而且還會像貓一樣用舔濕的前爪仔細地洗臉洗耳朵、梳理毛髮,然後才肯鑽進地下洞穴睡覺。看來噁心的臭味不過是它們對付敵人的工具。

袋獾在梳洗打扮時,如果碰巧有一隻小鳥突然掠過,就可能把它嚇壞。但澳大利亞科學家證實,在發情期或在被激怒後,袋獾隱藏的野性會充分暴露出來,轉瞬之間它們就變成了世界上最兇猛的動物。

袋獾的下頜不僅強悍,而且結構非常奇特,嘴巴張開最大可達180度,而且根本不會影響到咀嚼的功能。據實驗室測試,袋獾的咬合力遠遠超過獅子和老虎,在現存哺乳動物中高居第一位,是地球上咬合力最強的動物,可以輕鬆地咬死體重超過自己5倍的動物。據現有的影像資料,一隻體重約6千克的袋獾曾成功地襲擊並殺死了一頭30多千克重的袋熊。

奇特的婚戀

雌袋獾只有當育兒袋發育成型,而且在已經做好了生兒育女的準備後才算真正成年。雌袋獾進入發情期的重要標誌是後頸部鼓起的厚實堅硬的肉塊,那是一種極不雅觀、又紅又紫的大肉瘤。同時,雌袋獾還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然而,在雄袋獾的眼中。只有這樣的雌袋獾才是十足的「美人」。

在雌袋獾進入發情期後,就會有數只雄袋獾聞「香」而至。為了搶奪交配權,它們不僅會聲嘶力竭地相互嚎叫,還會大打出手。這種打鬥絕不是點到為止,一旦出手,場面總是極為慘烈。它們相互擠撞、撕扯,一有機會還會使出殺手鐧——拚命撕咬對手的要害部位。在搶奪配偶的戰鬥中,失敗者非死即傷,勝利者也難免遍體鱗傷。

在袋獾的世界裡,雌袋獾對選擇配偶擁有最後的決定權。當雄袋獾們殊死搏鬥的時候,雌袋獾只在一旁饒有興趣地冷眼旁觀,直到戰鬥的最後一刻,它才會發出溫柔的呼嚕聲,邀請勝利者走進自己的「閨房」。袋獾是地球上少數避開同類進行交配的動物之一,它們只在漆黑的洞穴中才會進行「浪漫的」交歡。

然而,一當交配結束,雌袋獾馬上就翻臉,它憤怒地吼叫著、擠撞著驅趕雄袋獾,甚至對其又撕又咬。不過,雄袋獾也會拼盡全力地賴在雌袋獾身邊。當雌袋獾漸漸體力不支,撒腿沖向洞口企圖離家出走時,雄袋獾卻在後面窮追不捨,百般阻撓,甚至咬住雌袋獾頸後的肉塊將其拖回洞穴,開始一次類同「強姦」的交配。

「出逃、追逐、搏鬥、交配,再出逃、追逐、搏鬥、交配……」在隨後的一周中,這樣的場面幾乎每幾十分鐘就會重複一次,而且日夜不停,直到雌袋獾疲憊不堪,再也無力逃跑。

原來,發情期的雌袋獾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袋獾一次生育的幼崽可以有不同的父親,雌袋獾總希望能從更多、更年輕健壯的雄性那裡得到更多樣的基因,以確保下一代中至少能有一兩個強壯優秀者能順利健康地成長。但雄袋獾卻要力保自己基因的純正性。為了防止妻子「紅杏出牆」,雄袋獾往往採取嚴防死守的策略,在雌袋獾發情期間,它會儘可能地守在妻子身邊,甚至用一次次交配累垮妻子,讓它再沒有精力和機會與其他雄性交配。

一周之後,當雌袋獾頸後的肉塊消退,發情期特有的味道逐漸消散後,雄袋獾這才放心地離開洞穴。這時,雄袋獾自己也已變得皮毛凌亂、虛弱不堪。不過它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因為大多數雄袋獾都沒有它幸運。當雄袋獾體力消耗殆盡後,雌袋;獾就會溜出去「偷情」。

鐵血淘汰

孕期的雌袋獾變得十分貪吃,覓食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直到天空泛亮還心無旁騖地四處尋找食物。臨產前,雌袋獾的腹部變大,行動笨拙,這是它一生中最危險的時期,一旦遭遇澳大利亞野狗或澳大利亞雕之類的天敵,轉瞬之間就會死於非命。所以,在這一時期雄袋獾大多會守候在妻子的身邊,還會將自己的食物分給妻子。對袋獾這種饕餮之徒,自己填飽肚子已經非常不易,還要與他人分享食物,簡直是天大的事。

好在這樣的時間不會太長,雌袋獾的孕期只有31天,當小袋獾出生後,雄袋獾可就不再負責了。

袋獾每胎大約生二三十隻小崽,但雌袋獾的育兒袋很淺,而且只有四個乳頭,也就是說,最多只能有四五個孩子活下去,其他的都會夭折。剛出生的小袋獾似乎知道這是此生第一次生命的競爭,因此這些只有幾厘米長的小傢伙們會不顧一切地迅速爬行,誰先爬進育兒袋吃上母乳,誰就有可能活下去。

進入育兒袋後競爭也不會停止,小袋獾們相互推搡著,爭搶著僅有的四隻乳頭。較為虛弱的小袋獾長時間無法靠近乳頭,就會餓死或被擠出育兒袋。新生兒還沒有長出皮毛,一旦失去育兒袋的庇護,很快就會被凍死。即使這樣。母袋獾也絕不會出手相救,它們的原則是「出袋概不認賬」。不僅如此,母親還會把掉出育兒袋的小袋獾當作「小點心」吞入腹中。

小袋獾在育兒袋中大約生活3個月,但整個哺乳期長達8個多月。在這段時間內,為了填飽肚子,雌袋獾必須拖著孩子們終日奔波。然而,無論它多麼努力,也不可能養育全部的孩子,兩個多月後,它的育兒袋就會變得冷清許多。

嚴酷的生存競爭和優勝劣汰,使得能夠活下來的幼袋獾具有強健的身體和競爭意識。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生殖策略。小袋獾一旦斷奶就會被母親趕出家門,但你完全不必為它們擔心。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小袋獾的生存能力很強,無論是捕食毒蛇、蜥蜴,還是吞噬其他動物吃剩下的腐肉,它們都不會生病。如果沒有大型獵食者的獵食,它們幾乎都能夠存活下來。

生存危機

袋獾憑藉殘酷冷血的生存策略,保證了後代的健康和強壯,得以在澳大利亞繁盛一時。直到1788年,當第一批歐洲移民和他們的家犬來到澳大利亞,袋獾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由於袋獾食量驚人,它們有時會為填飽肚子而偷襲人類的家畜,加上它們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發出怪叫,那些早期移民對它們深惡痛絕,將它們視為殘忍的食腐動物,澳大利亞的禍害和人類的敵人,將獵槍對準它們,進行瘋狂的獵殺。而大批放野的家狗也成為袋獾的可怕天敵。短短几百年時間,袋獾的數量急劇減少,現在澳大利亞大陸上已經完全滅絕,只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有少量存活。袋獾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實際上,人類誤解了這些生靈。如果沒有這些食腐動物,草原上將屍橫遍野,瘟疫盛行。而且袋獾也絕非我們認為的「惡魔」或「暴徒」,它們的兇猛之舉往往只是虛張聲勢的自衛。在澳大利亞的研究機構,在與科研人員長久接觸,並確定他們並無惡意後,袋獾們就會安靜下來,甚至還會側過身體,享受來自人類的愛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動物也喜歡「玩耍」世界上有很多動物天生就懂得玩!
盤點我們身邊的各種各樣輻射,它幾乎無處不在!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