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墨江縣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打造效應一線調查

墨江縣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打造效應一線調查

2018年雨季的普洱市墨江縣景星鎮鳳凰山,與往年看似沒什麼不同。因為一直下雨,茶園裡採茶的茶農都沒見到幾個,這會不會影響今年鳳凰山茶農的收入?3月份在昆明舉行的春季墨江縣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打造建設新聞發布會之後,鳳凰山的茶農是否得到了切切實實的好處?鳳凰山普洱茶的品牌效應有沒有顯現?

帶著這些問題,2018年7月,筆者聆聽了墨江縣茶特局副局長孫苡松、景星鎮鎮長馬信源和黨委書記熊磊所做的相關介紹,走訪了鳳凰山茶廠和水之靈茶莊園,對墨江縣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打造效應進行了一番權威而清晰的一線調查。

雨季的墨江縣景星鎮鳳凰山(攝於2018年7月)

省市財政支持力度大

根據普洱市委、市政府確定的茶產業發展「六抓」——「抓標準、抓品牌、抓融資、抓莊園、抓互聯網+、抓整合」戰略要求的核心內容,做好鳳凰山文化建設和品牌打造的相關工作。按照「四有四可」的原則,2016年,普洱市啟動了瀾滄景邁山普洱茶品牌建設工作,2017年,啟動了寧洱縣普洱山和墨江縣鳳凰山普洱茶的品牌建設工作。鳳凰山普洱茶是品牌打造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核心支撐,3月昆明新聞發布會的召開後,鳳凰山普洱茶更是成為全市普洱茶山重點打造的點。2018年,將啟動景東縣、鎮沅縣、景谷縣、江城縣的名山普洱茶打造工作。這充分體現了普洱市委市政府對普洱茶品牌打造的重視,也是普洱市打造綠色食品牌、擦亮「普洱茶」金子招牌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在即將出台的《普洱市擦亮「普洱茶」金子招牌三年行動計劃》中,普洱市茶產業將著力做優大基地、培育大主題、建設大數據、建成大倉儲、拓展大市場、擦亮大品牌,建立茶產業發展資金,加大對茶產業的扶持和整合力度,做優做強茶產業。

春茶採摘季的墨江縣景星鎮新華村鳳凰窩(攝於2018年3月)

景星鎮茶產業發展效應初現

墨江縣茶特局副局長孫苡松介紹,在市委市政府打造鳳凰山普洱茶品牌建設的推動下,景星鎮的茶產業發展效應已經初步顯現。茶農意識、茶葉價格提升都很明顯,對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和影響。水之靈莊園茶基地負責人黃艷說,公司加入墨江縣鳳凰山普洱茶誠信聯盟後,茶的源頭可追溯,真正變成了有身份的茶。今年古樹茶產量雖然不到三噸,而且基地只做古樹春茶,但是單價卻得到明顯提升。

一些鳳凰山普洱茶誠信聯盟的企業建議,進一步挖掘鳳凰山普洱茶核心區域的品牌建設,擴大提升鳳凰山普洱茶的影響力,並希望得到上級相關部門的支持。結合全市擦亮普洱茶金子招牌行動方案,墨江縣和景星鎮將以此為契機,將打造「鳳凰山普洱茶」核心區墨江縣景星鎮集鎮茶文化項目進行一些規劃和策劃,爭取納入到茶產業資金的「大盤子」,以便獲得支持。

鳳凰山茶園

縣鎮領導發展思路清晰

景星鎮鎮長馬信源和黨組書記熊磊對普洱市委市政府給予茶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支持感到備受鼓舞。據景星鎮鎮長馬信源介紹,景星鎮主要靠「兩葉一腿」(茶葉、煙葉和火腿)發展經濟。3月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打造新聞發布會結束後,景星鎮茶葉價格猛漲,特別是以老樹茶價格的漲幅最為明顯,最低價格400元一公斤。茶農直接受益顯著,部分茶農2017年整年銷售額8萬元,而2018年單是春茶的銷售額就達10萬元。由於加工存在不到位的狀況,一些茶企業直接到基地收購鮮葉,鮮葉價格翻倍,去年價格在1萬元一公斤左右,今年價格從1.8萬到2.2萬元不等,漲幅近上萬元,銷售呈現「一葉難求」的景象。誠信聯盟的企業如水之靈、三康的茶葉價格上漲千元左右。除此之外,茶農的生態意識提高,加工理念和技術培訓增強。考慮到鳳凰山文化氛圍打造欠缺,2018年初,由墨江縣景星鎮在普洱市人大會上提出了打造「鳳凰山普洱茶」核心區墨江縣景星鎮集鎮茶文化的建議,希望增加鳳凰山茶園棧道體驗、觀景台等基礎設施建設,並對鳳凰山的發源進行深度文化挖掘。

鳳凰山茶農

景星鎮黨組書記熊磊提出的「古樹帶小樹,文化強品牌,生態出效益」的清晰發展思路讓人眼前一亮。從企業生產原料上把控,嚴格檢測茶葉合作社的農殘含量,與當地茶企業打造「企業+農戶+基地+村集體經濟」模式,將茶產業項目資金與茶農的利益結合起來,企業收購鮮葉和散茶並對茶農進行加工指導。

熊磊書記在具體解釋「古樹帶小樹」的發展思路時說,景星鎮茶園面積2.1萬畝,其中8000畝是古樹茶(50年以上的茶樹),剩下的都是小樹茶。目前的狀況是古樹茶脫銷,價格從400元到2.28萬元一公斤不一。在墨江縣舉行的歷屆鬥茶大賽中,景星茶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鳳凰窩、水之靈、雨露茶、金鳳凰(三康)和新華茶廠共獲得過八個金獎,這一切與政府重視,開展技術培訓保證質量分不開。古樹茶的品牌和價格上去了,才能帶動小樹茶的價格。

據熊磊書記介紹,脫貧攻堅期間,為建檔立卡戶補貼五千元的茶產業資金,三千元歸茶農用於發展,一千元歸村集體經濟,還有一千元歸企業,企業帶動一戶建檔立卡戶,獎勵一千元。鳳凰山茶廠在「古樹帶小樹」方面的做法堪稱典範,該茶廠負責人趙光壽說,茶農按照企業的要求加工小樹茶,鳳凰山茶廠今年產量為400多噸,比2017年的700噸有所減產,但是鮮葉價格比去年提高了三分之一,並輻射帶動新撫等地小樹茶的價格提升。

鳳凰山生態茶樹

有關「生態出效益」,熊磊解釋說,小樹茶的出路在於走綠色、生態、有機之路,只有這樣才有競爭力,在推廣生態小樹茶之後,茶農觀念發生了大幅度轉變,雖然產量降低,但是價格提高明顯,而且小樹茶打葯與否價格差距很大,茶農之間互相監督,更大規模的小樹茶銷售由此產生,鳳凰山茶更大規模的效益在於此。

有關「文化強品牌」,主要打造歷史文化和鳳凰文化。景星從18世紀中葉開始種茶,最早種茶的茶人是唐煥章,1860年,李子忠開始興建墨江第一個標準化茶廠——新華茶廠(後墨江茶廠),這個茶廠比大益茶廠還早,雲南八大名茶之一的「雨露銀針」茶由此得名。

在打造鳳凰文化方面,墨江縣早在王春紅任鎮長的時候就提出打造景星鳳凰古茶山概念,已經在市人代會上提了兩年。古代典籍上「景星鳳凰」是一個成語,意為景星是出現鳳凰的地方,鳳凰與景星緊密相連,「鳳凰棲梧桐」,鳳凰睡覺的地方叫「鳳凰窩」,鳳凰吃水的地方叫「鳳凰谷」,鳳凰飛過的地方叫「鳳凰嶺」,鳳凰開屏嬉戲的地方叫「鳳凰屏」,這些都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景星鎮計劃在茶文化集鎮的項目中打造融合鳳凰元素的茶文化。

在文化宣傳方面,要求幹部職工會講景星茶文化和景星茶故事,邀請市職教中心老師到農民教育培訓中心講課,景星小學還組織培養娃娃學習茶藝。

正在打造中的水之靈茶莊園

茶產業在整個景星鎮的脫貧攻堅工作中是個支柱產業,對景星鎮的脫貧攻堅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墨江縣和景星鎮將緊緊圍繞這個發展思路,做大做強鳳凰山茶這塊「普洱茶」金子招牌。

邵鴻雁 圖/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賞十里荷塘,品處州白蓮,飲香醇濃茶
東區夢幻旋轉燈光樓梯,超美落地窗,一口下去滿嘴果粒,這杯冷泡茶開業刷爆抖音,雙人餐任性送!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