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同勢賦形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同勢賦形

歐體楷書通常給人的印象是字體修長,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種印象是有失偏頗的;歐體楷書的字形,或扁,或方,或斜,姿態生動多樣。因此,本期「因勢賦形」就著重介紹,歐體楷書結體方法的多樣性。所謂「因勢賦形」就是根據字形本身的形態特點,進行取捨、誇張的藝術處理,使字形的姿態更為生動,字勢更為鮮明。下面結合範字來進行介紹,並以宋體字為參照,凸顯字形的變化:

五:主筆突出,字形寬扁。

上下兩橫皆向右上傾斜,上橫收斂,下橫為主筆,極力伸長。兩橫之間筆畫緊密,橫折露鋒尖起,略帶隸書意味。

步:斜正隨形,上收下放。

中豎不偏不倚,為整字最為平穩的筆畫。上方豎折和短撇的組合,形態收斂。下方左右兩點間距寬疏,但起收呼應。斜撇為整字主筆,形態修長,弧度不大。

庶:上窄下寬,字勢欹側。

字形上窄下寬,外輪廓近乎三角形。撇畫向左下大力伸展,極為盡勢。橫畫皆向右上傾斜,末橫向右伸展,底部左右開張,整字呈右仰的姿態。

以:左低右高,顧盼生姿。

左部較低,豎折的豎筆彎曲,極富彈性;點似提畫,收筆出鋒呼應右部撇畫起筆。右部較高,撇畫起筆時先順勢向右稍行一小段然後再折筆向左下撇出,左右間距雖大,但聯繫緊密。

本:內緊外松,字勢險峻。

整字上下伸長,左右開張,外部空間舒朗,但字的中心筆畫結合緊密。撇畫起筆位置高,豎畫向下長伸,使字的重心較高,縱勢盡顯。

庭:上窄下寬,有疏有密。

整字底部極寬,平捺上方形態窄長,三條橫畫末端,上下近乎平齊,其右側、平捺後段的上方,留出大片空白,與左側的筆畫密集,形成較大反差,整字顯得既平穩又挺拔。

圖文作者:張偉峰,轉載請標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真耀眼 中國古建築
《延禧攻略》「渣男」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深情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