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明朝末年第一名將,崇禎也是他學生,不是袁崇煥

此人是明朝末年第一名將,崇禎也是他學生,不是袁崇煥

原標題:此人是明朝末年第一名將,崇禎也是他學生,不是袁崇煥


明朝末年國勢衰微,內部有東林黨爭、宦官專權,外部則有努爾哈赤的後金軍虎視眈眈。為了守衛邊防,袁崇煥鎮守山海關,經營遼東。他以不到2萬的兵力,大敗努爾哈赤13萬大軍(其實只有6萬),不久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為了復仇,又領兵來襲,再次吃了敗仗,「負辱」而退。很多人把他當成是晚明抗清第一名將,其實還有比他更厲害的人,就是他師父孫承宗。


孫承宗是家庭教師出身,他的學生里卻出來好幾個名人,比如袁崇煥、明熹宗朱由校、馬世龍等。女真族崛起之後,東北重鎮接連失陷,山海關危在旦夕。孫承宗主動前往遼東,馬上就發現了明軍存在的重大弊端:「將帥領兵在外,卻問朝廷攻守之法。」他提出要「先守後戰」,步步為營,拒敵於關外。這在當時是明軍唯一的方法,被孫承宗找到。


與此同時,孫承宗又招撫當地難民組建軍隊。當時的駐軍兵員都來自外省,打起仗來不肯賣命,戰鬥力自然就低。而本地人與後金軍有血仇,為了保家衛國更是勇猛殺敵,這支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關寧鐵騎。而關寧鐵騎中的將領,無論是有些滑頭的毛文龍,還是脾氣暴躁的祖大壽,以及吳三桂、袁崇煥等,都對他言聽計從。


在孫承宗的努力之下,建立的防線成為女真族始終無法逾越的防線,而關寧鐵騎更是多次大敗皇太極,成為八旗兵的死敵。然而內部的敵人永遠比外部的敵人要可怕,孫承宗遭魏忠賢陷害被迫辭官,他的學生袁崇煥得其真傳,打的努爾哈赤灰頭土臉,可惜又被冤殺,遭凌遲處死。崇禎即位之後,女真大軍壓境,才想起來這位老將孫承宗。


66歲的孫承宗臨危受命,取得遵永大捷,化解明朝的一場滅頂之災。然而沒過多久,孫承宗被言官攻擊,再次辭官。這個最讓女真人忌憚的對手,被他們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決了。7年之後,清軍大舉進攻孫承宗家鄉高陽,他帶領百姓守城,最終寡不敵眾城破被俘。此時已經76歲的孫承宗,被多爾袞下令綁在馬尾拖死(也有說法是勒死)。包括孫承宗在內,他五個兒子、六個孫子、以及侄子、侄孫三代人,全家22個男人戰死,加上婦孺老人,共計遇難一百多人。



孫承宗一死,明朝再無有能力抗衡清軍之人,6年後明朝滅亡。然而作為孫承宗的死敵,清朝人對他評價頗高。有人說:「孫承宗為明季良將,令久於其位,何患乎滿洲?」贊其有蓋世之才。而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孫承宗一人獨佔一章。正是因為「承宗可罷,鎮遼無人」,才讓清軍趁虛而入。所以說他是晚明第一名將,當之無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董卓手下四大頂尖人才, 第一可媲美郭嘉, 第二曾打敗曹操
諸葛亮七星續命為何難以成功? 只因做下一大虧心事, 老天爺也難容!

TAG:陪你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