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爸爸應該如何培養孩子?

作為爸爸應該如何培養孩子?

來深建設者

子女心理關愛

小南,女孩,小學三年級。媽媽最近對小南很是發愁,說孩子現在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叫她做一件事情怎麼都叫不動,回家從不主動做作業。媽媽算過,孩子在狀態好時完成數學作業只需要10分鐘,但是很多時候都是精神渙散、發獃、玩小東西。母親說孩子做事目的性不強,早上遲到還是磨磨蹭蹭的。而最讓媽媽頭痛的是,孩子總是在小事情花很多時間,不滿足就哭鬧。

比如:出門前換衣服,會嫌棄這件衣服小,那件衣服大,那件衣服不舒服。明明自己能做的事情,總是說不會做,讓別人幫忙。比如扎頭髮,如果媽媽不幫她扎,她就隨便弄一下,以表示真的不會,實際上她可以扎得很好的。這種情況從小學一年級時就這樣。媽媽一急起來,也罵過打過,可她都無所謂了。

小南小時候由媽媽在老家帶大,那時爸爸先去了深圳創業。小南上幼兒園的時候很活躍的,會跳舞,愛表演,別人見了都誇可愛。小南在上小學時來到深圳,一家人團聚一起生活了。這幾年也不知怎麼了,孩子不自信了,不表演了,對什麼東西都漠不關心了。老師反映說小南上課不聽講,在畫畫,問她什麼,都答沒什麼。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媽媽想來想去,覺得孩子可能是受自己夫妻關係的影響。孩子不聽話時,爸爸教育不了,就會打孩子,並且會遷怒於妻子,有時甚至會在孩子面前掌摑媽媽。爸爸這個人讀書少,脾氣大,也拿他沒辦法。孩子很討厭他,同情媽媽。爸爸在家時,孩子就躲在一邊,爸爸不在家時,孩子就黏著媽媽鬧。

1

我們能感受得到,孩子的問題真的是家庭的問題,是家庭系統的問題。作為一個小學階段孩子的成長曆程,她正在從家庭走向外面的世界。可是我們看到,本文中的小南走得有些憂慮。在媽媽的悉心呵護下,小南幼兒階段成長得不錯。小學階段,跟爸爸媽媽在一起了,小南反而出了問題。

由於爸爸教育孩子簡單粗暴,小南的心裡留下了陰影。她不僅行為退縮,還有些擔憂媽媽。她不想留下媽媽跟爸爸在一起,可是跟媽媽在一起又不能幫助媽媽。一種矛盾的心理讓小南憂慮不安,她靜不下心來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當家庭生病時,孩子常常成為病症表現者;當家長肆意宣洩時,孩子常常成為心理受害者。

我們要談談爸爸如何培養孩子的問題了。

2

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在撫養孩子的事情上,總體上說,的確是媽媽付出多一些。這也是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的影響。於是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常常是缺失的、不足的,甚至是負面的。

我們已經反覆強調了家長對於成就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家長不僅有重要人物的媽媽,還有不可缺失的爸爸。心理學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父親參與教養的程度對孩子的成長有積極影響。爸爸讀書少就不會教育孩子?還記得我們說過的一項調查結論嗎?在影響孩子成長方面,主要家庭因素不是父母的文化水平高低,而是父母營造的家庭氛圍、建立的親子關係。這方面,不管什麼文化背景的父母都是可以做好的。

我們需要假定一個前提條件,爸爸是一個心理成熟的男人。如果像本文案例那樣粗暴脾氣的爸爸,情況真的很糟糕。至少,這樣的爸爸要知道,是自己的壞脾氣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壞影響。

3

爸爸要怎麼做呢?

第一,善待妻子。有和睦的夫妻關係才有溫馨的家庭氛圍。實際上,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夫妻在一個屋檐下生活,難免吵架拌嘴。但是吵架這種 事情至少要迴避孩子。本文的案例出現爸爸當著孩子的面打媽媽的情況,真的,對於孩子來說,整個人都不好了。給孩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還談什麼培養孩子呢?家庭教育顯得無力的地方就在這裡,指出你的問題了,可以改變嗎?

第二,作為一個負責的爸爸,把孩子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喜歡抽煙嗎?但是這對孩子的健康不好;習慣與朋友宵夜嗎?但是孩子需要你的陪伴。如果爸爸心中始終都有孩子的位置,要在工作和家庭方面做出調整,任何拿工作忙說家庭事的爸爸都是借口。

第三,做一個有趣的爸爸,和孩子一起活動。有些爸爸回到家裡,只是自己休息,或者做自己的事情。這種情況是無效的陪伴。爸爸要和孩子做有內容的互動,有聊天、有遊戲、有運動。用肢體表達情感,用有趣建立交 流,跟孩子形成親密關係。

第四,做一個有影響力的爸爸。爸爸要給孩子做生活的榜樣。孩子很多方面需要家長的指導,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怎麼對待老師,怎麼交朋友, 這些不僅是媽媽的事,爸爸更應該表現出智慧的一面,至少是不能缺位的。

第五,做一個欣賞孩子的爸爸。有些爸爸也知道自己有教育孩子的責任,但是發現孩子有問題了,卻上來就是一頓訓斥打罵。其實,這樣的爸爸自己明知道不該這樣,只是做出一種本能的態度表達:「我要管就是這樣管, 要不誰能管誰管。」這實質上是一種潛意識中的逃避和嫌棄。孩子是自己的 孩子。欣賞鼓勵支持孩子,孩子才會充分地接納自己,才會自信自強不退 縮。孩子是帶著問題長大的,是在努力嘗試中成長的,爸爸要在心裡形成一 個好孩子的形象,寬容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讓孩子釋放出自我成長的力量。

本文摘自《成就孩子的成長:來深建設者子女心理關愛》之《爸爸如何培養孩子?》,標題為編者另擬

新書速遞

《成就孩子的成長:來深建設者子女心理關愛》

王鑒 著

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2018年4月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深圳人的家庭生活為背景,遵循孩子朝向未來成長的自然規律,尊崇孩子在人的關係中成長的科學理念,重視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關注孩子自主成長的內在動力的作用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全書本著注重實踐及應用的原則,融合了許多後現代家庭教育的理念與思潮,寫給那些追求幸福成長的家長和他們的孩子。

作者從事學生心理健康諮詢教育二十多年,在寫作過程中結合了許多現實案例,呈現出一些處於學齡階段孩子成長中的典型問題,以問題引出討論的主題,給出具體的原因分析與解決對策,努力趨向獲得科學性常識的目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從幼兒到高中整個成長階段的重要主題,意圖能給全市一線教師和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給予有效地指導或參考,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家庭教育指導圖書。

作者簡介

王鑒 ,深圳市原點心理研究所所長,家庭教育指導師,深圳市心理諮詢師專業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深圳市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心理學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原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教研員,原深圳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深圳市中小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副主任,深圳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原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編輯 | 吳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同體Community 的精彩文章:

他們不堪壓力選擇自殺,自我接納到底有多重要?

TAG:共同體Commun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