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期間,日軍最恐懼的中國武器,其中近半數鬼子死在它的炮火下

抗戰期間,日軍最恐懼的中國武器,其中近半數鬼子死在它的炮火下

原標題:抗戰期間,日軍最恐懼的中國武器,其中近半數鬼子死在它的炮火下



1931年,日軍打開侵略中國的大門,製造了一樁樁的慘案。而相對於武器比較落後的中國人民來說,每一次戰鬥都打得是異常艱難、慘烈。而在那個戰爭年代,中國軍工力量薄弱,沒有研製生產高精端武器的能力,部隊更多時候依靠的是大刀、老套筒、漢陽造等簡陋的武器與敵人拼殺。雖然當時的民政府也引進了一批的精良武器,並根據自己的需要進地仿製,逐步批量生產。比如中正式步槍,就是在德國毛瑟步槍基礎上進行仿製的中國版本。日本曾對中國的武器做出一些評價,其中最佩服的只有三種武器。


一、捷克式ZB-26輕機槍


ZB-26輕機槍,首次誕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一種輕機槍,原產地捷克斯洛伐克,口徑7.92MM,有效射程1500米,槍身上方有個20發的彈匣,可快速更換槍管,還可以單手提槍。這種槍在抗戰的影視劇中都會經常中出現。據資料記載,1927年-1939年間,中國購買30249挺捷克式輕機槍,其中在中國仿造數量超過了7萬多挺。這種槍的可靠性非常強,可應用於各種複雜的戰場環境,更主要的它便宜而且實用,可以連續射擊,保證了對日軍實行大火力壓制,這也成了小日本當時最害怕的武器之一。


二、大口徑迫擊炮


1927年時間,正是清末軍閥混戰時期,先後就有不同型號的迫擊炮在中國安家落戶,因其實現拋物線射擊,可炸傷掩體後的敵人,威力強大。各軍閥們掌控的兵工廠也紛紛大展身手,對其進行仿製,其中就有60毫米、80毫米、82毫米、84毫米,甚至是150毫米的重型迫擊炮。該型炮結構簡單,便於維護保養,而且易於仿製,成本非常低,並且重量輕,可以分解成多個部件,由士兵背運行進。整個抗戰期間,國軍的火炮數量嚴重不足,正是這些迫擊炮給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據戰後統計,整個抗戰期間日軍死亡人數就達48萬人,其中大約五成就是被迫擊炮消滅的。



三、37毫米戰防炮

PAK37戰防炮由二戰前德國納粹分子研製的輕型牽引式反坦克炮,全重432公斤,最大射程4025米。抗戰之初,這種炮大量裝備到了中國軍隊,由於當時的工業力量薄弱,整個抗戰期間只仿製了96門。雖然該炮在歐洲的戰場上已明顯落伍了,但是它裝備的鎢芯穿甲彈可以有效的擊穿日本坦克,這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已經足夠了。凇滬會戰中,裝備了PAK37戰防炮的國軍共摧毀了17輛日軍坦克和裝甲車。隨後,又同中國遠征軍奔赴緬甸戰場,成為中國一方最重要的防禦力量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青春1001 的精彩文章:

美國邀兩盟友到敘利亞打架 俄警告:炮彈不長眼睛,想活命就滾蛋
中國倒「福」字為何出現在二戰德國虎式坦克上,背後故事耐人尋味

TAG:迷彩青春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