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第一大運輸機正式復活:亞洲大國是頭號買主!購買量驚人

全球第一大運輸機正式復活:亞洲大國是頭號買主!購買量驚人

8月2日,全球最大的量產型運輸機,也就是由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生產的安-124型運輸機將再次「恢復生產」,引起類題的作高度關注,在經歷了烏克蘭與某國聯合生產安-124飛機計劃「胎死腹中」後,俄羅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還實現安-124在俄羅斯的生產,這可能需要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企業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作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運輸機,和曾經的世界最大的飛機,用龐然大物來形容安-124恰如其分。安-124的翼展為73.3米, 機長69.1米。

除了大之外,安-124最大起飛重量405噸,貨運載重高達150噸,比美國最大運輸機C-5A的最大載重118噸高出28%,是伊爾-76的4倍。 前蘇聯解體以後,這款運輸機目前基本上掌握造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手裡。而據俄媒體塔斯社在8月2日的最新報道,俄空天軍計劃重新量產這款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05噸的巨型運輸機,並且會對其進行改進,雖然改進這款大飛機的難度並不大,但俄羅斯能否真正意義上開啟生產還是個問題。

據悉,安-124是世界上最好的軍用運輸機,2015年,俄羅斯空軍動用安-124飛機僅用了20個架次,就將2000多名軍人,外加包括T-90主戰坦克、步兵戰車、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3000多噸物資運到了中東戰場,安-124常常出沒於硝煙滾滾的戰場前沿,頻頻起降於土質的短跑道上。這個龐然大物的超人本領從何而來?看它那機腹兩側放下的主起落架,每邊5個起落架10個巨大的機輪排列整齊,與前起落架4個機輪共同支撐著飛機400多噸的重量和著陸時劇烈的載荷衝擊,大大減小了每個機輪上的壓力。當然,對於俄羅斯來說,如果真的能開始大批量生產這款先進的戰略運輸機,就意味著俄羅斯的戰略運輸能力開始復甦,如果能建造100架左右的安-124,俄羅斯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可以比美國更強,而我軍也可以嘗試引進這款先進的大型戰略運輸機。

俄羅斯想重啟安-124的生產並不算困難,雖然俄羅斯現在的製造業已經衰退,但軍事工業反而略有上揚,在製造大飛機方面俄羅斯早有經驗,一方面就是最新的伊爾系列戰機,如新一代的伊爾-78-MD90型加油機,以及最新設計的A-100預警機和新一代的圖-160M2戰略轟炸機。另一方面就是俄羅斯近年以來因為出口武器資金也充足了不少,在空軍方面投資極多,不但研發出了新一代的蘇-35和蘇-57戰機,在發動機方面也屢屢出現新產品,例如117S和產品30就是最好的展現。因此重啟安-124並不困難,唯一的問題就是大推力發動機,但在俄羅斯開始研發新一代PD-35以後,這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安-124之前的發動機推力達到了25噸,但PD-35則在35噸以上。即使因為軍用原因需要減少涵道比、增加耗油並相對減低推力,PD-35的軍用行推力也可以達到28到30噸,4台發動機可以為安-124提供120噸左右的推力,比之前還大20%左右。

相對的,發動機推力大,也能提升最大起飛重量和載重量,安-124的貨艙原本就是按照200噸載重量來設計的,早在研發初期,安-124就創造過載重170噸的記錄,因此即使提升載重量,對於整架飛機的作戰能力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款戰機的產量可以達到多少,俄羅斯空天軍目前對於大飛機的需求雖然高,但產量一直是大問題,圖-160M2這種稀缺的戰機年產量也僅僅只能達到3至5架,安-124即使生產成功,最終每年能交付多少還是個問題。對於俄羅斯來說,最好的辦法實際上是共同生產,就是和我空軍聯合研發,由西飛生產,然後俄羅斯付出一定的資金來採購,這樣的生產速度是最快的,而且相對來說也能節約成本,此外在戰略運輸機研發方面,俄羅斯甚至還不如我空軍,合作實際上非常合適,據俄羅斯媒體預測,我方可能會採購至少30架安-124級別的運輸機,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未來將如何選擇,要看俄羅斯的智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端兵器 的精彩文章:

世界第二航母將巡航南海:四大國聯手備戰!真正對手終於來了
俄軍打響反擊第一槍!六十幾艘戰艦悉數出海 目標:美國後院

TAG:尖端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