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七四:眾多將領要求決一死戰,郭嘉卻提出撤軍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七四:眾多將領要求決一死戰,郭嘉卻提出撤軍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郭嘉從政治、軍事、道義、用人、用兵、決策、個人品行等十個方面,對袁紹集團和曹操集團進行了比較和分析。雖然其中難免對曹操有些過譽之辭,但總體上是非常符合這兩大集團的實際情況的,體現了一個優秀謀士所具備的戰略眼光和預見能力。

郭嘉提出這個看法,約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左右,當時曹操集團的力量還遠非袁紹集團的對手,因此包括曹操本人在內,對戰勝袁紹集團產生悲觀情緒是很正常的。而僅僅輔佐曹操一年多時間的郭嘉就能從十個方面對雙方進行比較和分析,並最終得出曹操集團能否戰勝袁紹集團的結論,無疑是對曹操樹立信心是有著極大幫助的。因此在三年之後,曹操才能夠排除所有質疑,堅定不移的與袁紹集團展開官渡之戰。

發生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終於以曹操集團的全面勝利而宣告結束。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紹病死,袁紹集團的勢力越發走向衰落,曹操集團成功取代袁紹集團成為了漢末中原地區的霸主,並開始著手對袁紹集團的殘餘勢力進行圍殲。在這場長達七年的統一中國北方地區的戰爭中,郭嘉再一次成為曹操集團的主要謀士並在戰爭的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九月,曹操親率大軍渡過黃河像袁紹殘餘勢力佔據的重鎮黎陽發動進攻,正式拉開了統一中國北方地區的序幕。經過近半年時間的苦戰,曹操終於佔據黎陽、打開了通往袁紹殘餘勢力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鄴城的門戶。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四月,曹軍向鄴城發動猛攻。鎮守鄴城的袁紹二子袁譚和袁尚殊死抵抗,戰事陷入膠著狀態,曹軍傷亡很大,但將士們的士氣不減,很多將領提出不惜重大傷亡也要拿下鄴城的建議。此時的郭嘉卻公開對這種意見表示反對。郭嘉向曹操建議道:

袁紹生前最為喜愛的就是袁譚和袁尚這兩個兒子,還因此在確定自己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直到病死都沒有確定究竟由誰要繼承自己的地位,這就造成了袁譚和袁尚為爭權而產生內訌,再加上郭圖、逢紀這些謀臣從中的煽動、挑唆,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空前激烈。如今大軍圍攻鄴城,袁譚和袁尚為了自保,不得不暫時分歧分歧共同對敵。

在這種情況下採用急攻的方式只會增加士兵的傷亡,如果放緩或暫停進攻,外部的壓力一旦減弱,袁譚和袁尚這兄弟倆之間的矛盾就會隨之凸顯出來。為今之計不如擺出因久攻不下而不得不轉移目標南下去進攻荊州地區劉表的架勢,暗中嚴密監視鄴城等地區的兩袁之間的情況,一旦兩人之間內訌再起、相互削弱,大軍再突然發動進攻,這樣就可以一舉將其殲滅。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首創一成語, 罵得關羽無言以對, 揭示劉備借荊州的真相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七一:郭嘉說出這番話,註定呂布在劫難逃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