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灘被稱為上海萬國博物館,還有另外一條馬路也被如此稱呼,你知道是那條嗎?

外灘被稱為上海萬國博物館,還有另外一條馬路也被如此稱呼,你知道是那條嗎?

GIF

你印象中的上海是什麼?東方明珠?外灘?南京路、新天地?是的,這些都是上海,但卻不是全部的上海。東方明珠很標誌,外灘是建築萬國博物館,新天地少了越來越靚,城隍廟純粹找罪受……

而我這裡要介紹的是這個繁華都市裡一個寧靜但卻美麗的一角。素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的美譽-國賓道,在上海還沒有浦東機場的時候,大多數接待身份尊貴的外賓都走這條馬路,它就是新華路。安靜而帶有貴氣、低調而優雅,路兩旁的梧桐,靜謐無聲,守護著一街安靜。吃飯完散步在這條路上,可以看到一幢接一幢的花園住宅,這條路上共有101幢花園別墅,每幢都風格各異,從英國式的規整,到法國式的閑情,再到傳統中國的雕樑畫棟,在這條路上都能夠找到。

提到新華路,不得不說的一個重要的弄堂-馬蹄形弄堂,被稱作「新華別墅」。過去,這條弄堂曾住了許多國家的外僑,所以也叫做「外國弄堂」。弄堂里,坐落著幾十幢不同風格的歐式花園住宅,有英國、美國、荷蘭、義大利、西班牙式等。因此,一入弄堂便恍若來到歐洲鄉村。這條弄堂的設計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建築家——鄔達克先生。

與周圍的花園洋房不同,靠近番禺路的新華路200號是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屋面覆蓋著紅色琉璃筒瓦,灰白牆壁,沉穩而莊重。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灘著名「紙張大王」金潤庠就生活在附近。他的母親是位虔誠的佛教徒,而事母至孝的金潤庠特意為母親建造了這棟帶有濃厚佛教色彩的建築。這幢建於1930年的三層老建築,在上海地區並不多或可說為唯一。

梅泉別墅 弄堂離同在新華路上外國弄堂咫尺之遙,以前,這條弄堂里,藏著一個小水池。有2米見方。這在現在的上海弄堂幾乎是絕跡了的。而這水池旁邊,種滿了梅花。所以才得名「梅」與「泉」。此小花園在文革中被破壞,至今尚見水池的牆基印跡,弄堂里寧靜、祥和,都說梅泉別墅里的房子有種特別的魅力,代表了30年代中國人第一代建築設計建築。

梅泉弄堂裡面曲折徑深,而這裡面的曲折徑深卻也頗有情趣;這裡面所藏的好看房子,也絕不輸任何其他弄堂。它給人的感覺,最適宜在秋天走,特別是已有些涼意的晴朗秋天。你可以看到西射太陽照在梅泉別墅弄堂里那些有拉毛的房屋外牆上。

有搞美術的朋友說,上海優雅馬路上的那些老房子,外牆往往都是拉毛的。倒不單純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能「欣賞光線」。尤其午後。那太陽光斜斜的打落在每一幢街邊或弄里的房子上,通過這些水泥拉毛,光線被散射了,人眼裡看過去自然就舒服得多了。那種光影,那種特殊的城市滋味,因這些老房子,留了下來。

新華路593弄梅泉別墅,這裡在20世紀30年代還是一片農田,由於1925年公共租界當局越界築路,修築了安和寺路(今新華路),房地產商由此在道路兩側紛紛購買土地修建住宅。

1933年房地產商吳其達投資,由我國第一代建築師奚福泉設計,在此修建磚木結構花園洋房20幢。建築造型美觀,園內有2米見方水池,池中設有噴泉,水池周邊都植梅花,寓意梅泉,亦是別墅的名稱,吳其達自住10號。梅泉別墅於2000年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單位。

在新華路上徜徉,會令人不自覺地想起過去的精美和趣致,心情也隨之變的輕鬆起來。沿著街邊一路踱過去,你會發覺馬路才是城市裡最美的風景。

而有機會擁有路旁的別墅,也是一大樂事。

以下是房源的圖片: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閑事。 --倉央嘉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洋房角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洋房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