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孕產指南 | 讓孕媽如此害怕的側切到底是什麼?

孕產指南 | 讓孕媽如此害怕的側切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孕產指南 | 讓孕媽如此害怕的側切到底是什麼?



會陰側切術是為了胎兒順利出生的一種手術,會陰側切術是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側切之所以讓孕媽們那麼害怕,都是因為這是切膚之痛,大家可想而知。

可是側切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准媽媽的陰道構造雖然有利於小寶寶順利降世,但當直徑大約有10cm的胎兒頭娩出時,如果沒有助產士的幫助,保護會陰部,那麼會陰會發生不同程度撕裂傷。


一旦發生了撕裂傷,便會在產後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並不需要花時間慢慢切開,而是用醫療剪刀迅速的瞬間切開,切開的長度也僅僅是2-5cm左右,感覺真的是「一瞬間」。在陣痛較嚴重的時候,甚至有的產婦都不知道已經切開了。


在近四五年來,大家正逐漸改變這種觀念,盡量保護會陰,不做常規側切,並且希望會陰側切發生率控制在30%左右。無論是「縮短產程」保險型會陰側切,還是「縫合規則」預防型會陰側切,這都是格外的干預。


可是什麼情況下醫生不得不採取側切呢?


1、早產


2、高度近視(>800度)


3、高齡初產婦


4、藉助產鉗助產時

5、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或者出現了一些特殊的情況


6、35歲以上的大齡准媽媽,或患有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會陰切開術了


7、子宮口已開全,胎頭較低,但是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並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會陰側切傷口癒合後,陰道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彈性,對日後夫妻生活一般不會產生影響。但是,如果因孕期和分娩造成盆底肌肉鬆弛等可能造成性生活的相關影響,可在產後42天來院做盆底功能評估並及時治療。

相反,如果存在會陰側切的情況下拒絕陰道側切,造成分娩時的併發症如會陰重度裂傷,嚴重可能造成肛門括約肌斷裂,直腸撕裂、產後大出血,以及新生兒窒息等。


為了避免側切,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可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另外還可鍛煉括約肌:繃緊陰道和肛門的肌肉,也可試著在小便時收縮肌肉,停一下。


練習拉瑪澤分娩呼吸法,並且注意加強孕期體重管理,避免胎兒過大,也可以減少會陰側切的幾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淘刷刷 的精彩文章:

育兒手札:雙胞胎先出生就是老大?不一定
孕產指南:流產後備孕別灰心,了解這些就好

TAG:海淘刷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