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映9天不足5億,徐克的《四大天王》為何如此尷尬?

上映9天不足5億,徐克的《四大天王》為何如此尷尬?

文/李金甫

截至8月4日,《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已經上映9天了,票房依然沒有突破5億。與之相比,看起來劇情挺爛的《西虹市首富》即將衝擊20億。票房巨大的差異背後還有投資的差異,顯然《西虹市首富》的投資遠低於《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讓徐克再次非常尷尬。儘管接下來兩年,徐克會有一系列作品問世,但觀眾肯定會謹慎期待。到底是徐克出了問題,還是其他環節出了問題呢?其實,這是觀影群體審美出現變化的自然結果,與徐克本身沒有那麼密切的關係。

近兩年,奇幻、古裝、武俠類的作品,全面走向衰落。即便是《鬼吹燈》系列的奇幻、探險作品也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鮫珠傳》《女兒國》《捉妖記2》的失敗,奠定了奇幻類作品的場風向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三少爺的劍》的失敗告訴大家,武俠已經失去市場了。

如今,觀影群體的口味每天都在變,大量的好作品可以在網上低成本看到。在這種背景下,武俠、仙俠、奇幻類的作品,製作成本高,但是很難製作精良。在《哈利波特》《指環王》《權力的遊戲》等大製作的引領下,觀眾的觀影需求越來越多元,要求越來越高。

那些獲得良好市場效果的作品,無一例外是好故事加上好技術。在國內,類似的製作,總是在故事與特效上難以找到平衡。兩者不是互補,而是零和遊戲,多了特效,故事就將不清楚,少了特效,觀影效果又大打折扣。

觀眾對此類國產作品已經嚴重失去耐心,所以讓針砭時弊的《我不是葯神》脫穎而出,讓諷刺喜劇《西虹市首富》脫穎而出。徐克擅長的武俠、仙俠、奇幻類作品,在當下的時代,已經失去的觀眾基礎。《奇門遁甲》的失敗已經敲響了警鐘。

從用戶對遊戲、網文的消費也可以看出這種變化的趨勢。武俠早已是過去時,奇幻也已經讓位給了修真類作品。電影製作比觀眾口味的變化要慢很多,所以反應的速速也更慢。等大家意識到這類作品已經沒有市場時,也已經晚了。可以預料,徐克未來不會再立類似的項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十立鋪 的精彩文章:

王傳君說最慘時卡里只剩100萬,心裡慌得一比!網友評論亮了!

TAG:三十立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