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生產車間,大飽眼福

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生產車間,大飽眼福

原標題: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生產車間,大飽眼福


契卡洛夫飛機製造廠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飛機製造企業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31年,它製造過米格-15、米格-17、米格-19、雅克-28、蘇-15和蘇-24等飛機,目前該廠隸屬於蘇霍伊集團,是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的主力生產廠。產量最大時達到每年18架。




蘇-34戰鬥轟炸機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高機動性、全天候、超音速、雙發雙座戰鬥轟炸機,2006年開始批量生產,在保持戰鬥轟炸機的打擊能力前提下,還具備很好的速度和機動性。




該機的設計目標是摧毀敵地面部隊、防空系統和水面艦船。先後參加過南奧塞梯衝突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是俄羅斯現役主力機型。





蘇-34戰機的裝配過程同樣是採用飛機製造行業內普遍採用的手工組裝,下面是經由俄羅斯媒體公開的契卡洛夫廠蘇-34組裝生產線。





蘇-34組裝線,前機身和進氣道已經就位。



工人正在組裝進氣道,把隔框與蒙皮鉚接在一起。



組裝完成的左右進氣道組件,各種管線都要預先安裝好。



對進氣道內壁做質量檢查。


蘇-34沿用了「側衛」的方形斜切進氣口,由於不強調高速性能,所以取消了複雜的可動斜坡調節裝置。



組裝一架蘇-34需要57000個零件。



進氣道和前機身組件擺放到位,等待與後機身組裝在一起。



30毫米口徑的GSh-30-1機炮,備彈150發。



機身通過噴水密封性檢查後,就被推入了最後裝配車間。


這就是噴水檢查車間。



已經裝上發動機的蘇-34,注意尾椎里的APU。



仔細定位,準備鉚接。



契卡洛夫廠每年可交付18架蘇-34。



安裝線管。


此人貌似在用吸管取螺絲。



完成全部鉚接大約耗時兩個半月。



工廠的專家和工人的平均年齡40歲。



在這些專家和工人們的手下,「鴨嘴獸」開始逐漸成型,有了「器官」和「血管」,漸漸有了生命。



安裝調試垂尾方向舵。


契卡洛夫廠的員工人數超過7000,最低工資40000盧布,約合4000人民幣。



裝配線上的蘇-34,越往前的飛機完成度越高,最前面那架快要下線了。



除國防合同外,契卡洛夫廠自2004年起開始與國內外合作夥伴合作製造蘇霍伊Superjet 100(SSJ-100)支線飛機的零部件,該廠負責製造SSJ-100的機頭和尾椎,以及平尾和垂尾。



正在組裝中的SSJ-100平尾。



雖然飛機製造領域已經使用了很多自動化技術,但仍需人工來完成大量的組裝工作。


組裝完成的機身和尾翼組件會被運到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在那裡的蘇霍伊民用飛機分公司進行SSJ-100的總裝。



然而,據媒體報道,由於缺乏訂單,曾經輝煌的契卡洛夫飛機製造廠已經沒落了。


本文轉載自:空軍之翼


本文系網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廣告


去逛逛

航空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知識官方賬號 的精彩文章:

歐洲這片土地下,暗藏了大批中國戰鬥機!

TAG:航空知識官方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