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楊什麼時候移植 移植要注意什麼

黃楊什麼時候移植 移植要注意什麼

黃楊的移植工作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關注,畢竟移植過程對於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黃楊的移植也分小苗移植和大苗移植,由於小苗與大苗各自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盡相同,所以移植過程往往也存在較大差異。那麼,黃楊什麼時候移植呢?黃楊移植要注意什麼呢?

黃楊移植的成功率往往與氣候環境有著重要的聯繫,往往受到光照、溫度、濕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光溫環境的影響最大。因為光照越強、溫度越高,黃楊在移植過程中的水分就會蒸發得越快,失水也越多,這對於移栽成活的難度而言也越大。而且無論是小苗的移植還是大苗的移植,甚至是下山樁的移植,往往都受此影響。

根據以上特點,我們往往需要選擇一個溫暖但又涼爽的氣候或天氣環境進行移植,這樣才能將黃楊在移植過程中的損害程度降到最低,從而更利於苗木的移植成活。綜合比較,一般是春秋兩季氣候環境比較適宜,無論是光照強度還是溫度濕度,往往都是比較適合移植的。

但對於黃楊小苗而言,一般是在春季進行移植,因為春季乃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植物組織細胞往往變得異常活躍,萌發能力強,而春季往往又以4月上旬的清明節前幾天進行,效果更佳。這也是與秋季移植相比的優勢所在。而小苗與大苗相比,往往小苗的移植過程顯得更加便捷,尤其是細節處理方面,大苗或下山樁的處置往往比小苗需要處理的環節更多,更為複雜,而且移植過程中水分流失更加嚴重。

只要我們能選擇在正確的時機,採取科學的方法移植黃楊小苗,一般是比較容易成活的。但對於大苗或下山樁而言,往往似乎要困難得多,因為需要處理的細節問題更多,而這些細節問題,恰恰可能對其移植成活影響頗大。所以,對於大苗或下山樁的移植,我們需要謹慎得多。其中一些注意事項需要我們引起重視:

一、科學挖坑

對於黃楊大苗或下山樁而言,挖坑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但也是最容易對植株造成傷害的一個環節。一般採挖大苗時,樹坑的直徑往往需要與樹冠基本保持一致,深度也多在1米左右。可見,其操作難度是比較大的,但無論怎樣我們也需要按照規範的流程來做。

二、帶土移植

對於大苗或下山樁而言,帶土球移植的成活率往往更高。而且在挖取前三天需要對植株澆一次透水,同時採挖時不可對根系造成過多傷害,否則同樣會影響移植成活。而挖掘出來的基部狀態應該是圓形土球僅僅包裹著樹根,而表層乾燥的土壤較少,底部保持圓錐形。

三、運輸保濕

大苗在運輸過程中除了要盡量減少磕磕碰碰對植株造成傷害之外,同時也要避免過多流失水分。所以在運輸途中,可以用塑料袋將其包起來,只留下頭部和底部透氣即可。而如果溫度比較高的話,還要採取對植株多噴水,覆蓋稻草遮陰等措施。

四、修枝修根

對於黃楊大苗或下山樁而言,適當剪除一些不必要的枝葉可以有效減少植株體內水分的蒸發,而合理修根可以刺激植株萌發新根,從而加快其移植後的服盆過程,從而起到加快成活的作用。

五、栽植澆水

黃楊是淺根性樹種,並不適宜栽植太深,否則反而會影響成活。如果是盆栽的話,一般選擇相對比較淺的大花盆進行種植,而且覆蓋土壤的深度也要適中,不能太過深厚。而且栽植好之後,要及時澆一次透水,然後讓其在陰涼通風處緩苗,期間注意遮陰與保濕。

這主要是黃楊大苗或下山樁移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而對於小苗的移植過程,往往要簡單得多。但無論是大苗還是小苗的移植過程,往往都要避免光照,避免溫度過高而造成失水過多而影響成活。

盆景園藝

品鑒盆景 樂享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園藝 的精彩文章:

九里香盆景養護管理方法
如何製作銀杏盆景

TAG:盆景園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