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家長們的通性:高價買來的知識才是知識……

家長們的通性:高價買來的知識才是知識……






作者 | 

葉苓


來源 | 

拾讀(ID:sdds10)






01



帶孩子上體驗課,課程質量沒有特別突出,價格卻貴的嚇人,加上一頓午飯和一個半小時的陪伴,不得不感嘆,孩子的教育,無論人力財力,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沒有當場報名,打算等孩子當前的興趣班結課之後,再行考慮。




臨走時,突然發現女兒的一個同班小朋友瑞瑞,在另一個教室上課。讓女兒過去打招呼,得知瑞瑞在這個培訓中心報了不止一門課程。掐指算算,一年下來,光是興趣班的費用,就得幾萬塊錢。




瑞瑞的媽媽沒在跟前,她把孩子送來之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到點再來接孩子。


我對瑞瑞也有印象。前兩天,女兒幼兒園聯歡會,每個孩子都齣節目,大班的小朋友,很多孩子都已經多才多藝,唱歌,跳舞,彈鋼琴,表演魔術……什麼都有,瑞瑞唱了一首非常簡單的兒歌,歌詞記得不全,吐字也不算清楚。




女兒說,在班裡,瑞瑞的其他方面也並不突出。




當然,孩子的發展不能用一刀切的眼光來看,而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但是我想,如果瑞瑞的媽媽更多的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而不是簡單的依靠培訓機構,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









02




馬上寒假了,女兒一個同學的媽媽,在朋友圈列出了孩子的課程表,看得我瞠目結舌。



一個星期整整五天,加上周六周日,幾乎排的滿滿:英語,數學,國學,思維訓練……很多課程還不是同一家培訓機構,需要像趕場一樣,一家結束之後,趕緊奔赴另一家。




我知道她是全職媽媽,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她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但這樣的上課節奏,一天下來也會非常疲憊。




而現在,幾乎每個家長,都在課餘時間給孩子報了N多培訓班,女孩子們會學舞蹈、鋼琴,男孩子則會選擇樂高、跆拳道等,而英語、國學、心口算等,也幾乎成了孩子們的標配。



但是,這些培訓班很少是正好開在自家樓下的,來回接送的路上,必然會佔用很多時間。而且,上課期間,很多父母也來不及回家或去做其他事情,基本都是坐在教室外面等待,聊天,刷手機,所以,這樣算來,還要搭上一個家長的時間成本,更不用說培訓班本身的費用,以及隨之發生的飯費、油費等等。




再窮不能窮教育,儘管培訓機構動輒上萬的價格,貴的讓人咋舌,家長們卻依然在所不惜。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職場父母們更加拚命工作,努力賺錢,不惜犧牲一些應有的陪伴,誓為孩子提供更好的資源。而一些全職媽媽們,也見縫插針想盡辦法,做烘培,做微商,做代購……利用一切閑余時間來掙些零花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而有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真的需要一份清醒,來面對身邊無處不在的教育焦慮,也需要更清澈的自由,去擺放我們自己和孩子的夢想。




換個思維想想,如果能把這些時間拿出來,自己教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不說別的,光是開銷,就能省去太多,而且教育效果也未必會差。




因為有兩個孩子,我沒有太多時間帶大寶出去上課,思慮之後,決定自己在家教她。從認字到算數,從聲律啟蒙到英文兒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都有小收穫。




一些在外面上的課程的,比如舞蹈和學琴,我會在回家後,再按照老師的要求,讓她練習複習,而不是僅僅依靠上課的時間。




這樣,一段時間下來,感覺孩子涉獵了很多方面,卻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反倒收穫了比較好的效果。




學校國學比賽,女兒沒有做突擊訓練,因為有很多張口即來的篇章,最後,輕鬆拿到了第一名,而其他的評比和參賽,女兒也都表現突出,這更加讓我堅信了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至少在培訓教育方面,我們並沒有落後於其他參加各類培訓班的孩子,同時,也沒有顧此失彼,耽誤陪小女兒的時間,姐姐看書寫字的時候,她就在一邊開心的玩耍。









03




有些興趣班,確實是以培養孩子興趣為目的,同時也確實需要專業的老師來教授,比如游泳,舞蹈、跆拳道等,但有一些,如數學,思維訓練,國學等等,真的一定要去培訓機構才能夠學到嗎?我不敢苟同。




看到一些高學歷的家長,明明自身有很好的資源和資質,卻依然樂此不疲地把孩子送往各類培訓機構,不禁唏噓:




難道我們之前所受的教育,真的只能用來考試?而我們上學時學的知識,現在都已還給老師了嗎?這樣的選擇,到底有多少是出於負責,又有多少是出於懶惰,以及一些不經考慮的跟風而行?




是什麼讓家長們如此信賴培訓機構,趨之若鶩,而不肯用多年學習的成果,親力親為,教授給自己的孩子?




不是穿上古裝,戴上頭冠,搖頭晃腦背會詩經,就叫國學;不是外教陪著唱歌跳舞,學一些單詞句式,就是學英文。孩子的教育,本是一件潛移默化、點滴滲透、長期細緻、卻又樸實無華的事情,不需要刻意的包裝與特殊的渲染,更來不得半點誇張。




培訓班為了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掌握,為了對得起每個家長的金錢投入,需要挨個確認孩子聽課效果,這樣的話,效率必然會有所降低,一節課的時間,平均到每個孩子身上,其實並不多。




而如果自己教孩子的話,能達到一對一的效果,配合度更高,進度也更快,兩個小時的課程,往往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當然,前提是家長也要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教材,制定相應的文案,做好長期的規劃,而不是拍拍腦門,信手拈來。




給別人孩子上課,是為謀稻粱,需要這樣那樣的資質,而給自己的孩子上課,卻是為了孩子和整個家庭的未來,只要你有心,就是最好的老師。




所以,

培訓班不是不能上,而是要有選擇的上,不要過分依賴。

有些時候,也可以選擇親力親為。畢竟,整體來講,在教育上參與更多的父母,比寄希望於培訓機構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全面發展、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孩子。




作者:葉苓,

會計師,體制人,簽約作者,期刊寫手。唱念做打,兒女情長,煙火人間,以筆寫心。微信公眾號:葉苓(bi_an_xin)。本文原創首發於公眾號:拾讀(sdds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讀 的精彩文章: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3》來了!看半小時漫畫,看三千年歷史!
一個四十歲的人給你提個醒,很中肯!

TAG: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