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象筆記「獨立」之後,發布了Evernote沒有的功能

印象筆記「獨立」之後,發布了Evernote沒有的功能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獨立只是第一步,進一步的商業變現才是最重要的。

文 | 王瑩

印象筆記已經與Evernote獨立,現在想更徹底地變成一家中國公司。

在8月3日的印象筆記六周年會上,印象筆記CEO唐毅表示,印象筆記和Evernote是已經是兩家公司,從技術、運營到數據上已經完全獨立

會上,印象筆記正式發布了新版APP,其中有Markdown、電腦端密碼鎖、Wigdet剪藏等功能,這些功能是專門為中國用戶開發,並未在Evernote上實現。

產品之外,印象筆記也有了更多本土化的運營策略。它將與得到在為知識人群服務方面展開合作,得到創始人羅振宇表示,「我們在和印象筆記談論一次豁大的合作,大到什麼程度,連我自己現在也不能看到它的全貌」。

而為了獲得更多流量,印象筆記還將與中國最大規模的育兒網站寶寶樹展開合作,寶寶樹未來會做流量分發,將流量分發給優質內容製造商,而印象筆記將會拓展更多場景,與終身學習、育兒、K-12、辦公、閱讀等場景建立「輸入」口的連接。

此外,印象筆記還推出了提供課程服務的大象學堂、提供商品的大象好物。唐毅表示,大象學堂不是未來業務的重點的承載方式,但會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對於大象好物,相關負責人對36氪表示,目前不考慮向電商平台方向發展,主要還是圍繞自身做一些產品。

同時唐毅說到,目前正在和微信談合作,將會依靠微信和小程序實現一些有意思的功能。

唐毅沒有透露現在的的用戶數量及增長情況,部分原因是目前還未達到理想中的服務數量。對於印象筆記的收入,唐毅表示虛擬商品、廣告、會費、高級會員這些渠道都不排除,但不會讓收費方式對用戶造成阻礙,要以用戶願意進行價值交換為基礎。

這一切,與Evernote之前的市場策略截然不同,唐毅也明確表示,「印象筆記是一家獨立的企業,Evernote是股東之一,不存在第一大市場第二大市場,我的市場就是我的市場,他的市場就是他的市場,有一個市場的分割。」

Evernote在2012年獲得來自中國寬頻產業基金在內的7000萬美元融資,隨後這家當時的矽谷明星公司開始向全球擴張,並開發了中文版的Evernote,命名為印象筆記。不過,六年時間裡,印象筆記一直無法獲得獨立運營權,其在中國的業務發展規劃、產品定位等都受到限制。隨著Evernote風光不再,印象筆記的發展也受到影響,並面臨眾多中國本土對手的圍攻。

為了更靈活地應對競爭,也能更快地適應中國這一獨特的市場今年6月,印象筆記宣布重組,從一家矽谷在中國的分支,變成了獨立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Evernote開放全部源代碼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印象筆記成為了由Evernote、紅杉寬頻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和中國管理團隊三方均衡持股的合資公司,並引入中國紅杉寬頻數字基金數億元人民幣投資。

本土獨有的產品,更靈活的運營方式,這一切都說明,印象筆記已經告別矽谷。

如何贏得中國市場,幾乎是矽谷公司共同的難題。除蘋果之外,幾乎沒有矽谷的科技公司能在中國取得相應的成功。其中原因多種多樣,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因為中國市場與國外多數市場有著截然不同的政策和商業特徵,需要本土團隊依靠自身經驗判斷快速反應,但跨國公司審批流程複雜,這使得在中國的矽谷公司往往轉身遲緩,難以抗衡快速兇猛的中國公司。淘寶打敗了EBay,滴滴合併了Uber中國,而世界最大的零售巨頭亞馬遜,因為無法快速應對中國的電商競爭環境,如今在中國只剩下聊勝於無的份額。

印象筆記先前同樣面臨類似問題,不過,直到分拆時候,印象筆記依然在同類產品里保持領先,這也是其獨立重組的底氣所在。如今,對於已經重組成為獨立實體、並擁有產品自主研發權的的印象筆記來說,需要快速響應中國用戶需求,開拓市場,畢竟在中國,正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這給了中國互聯網公司超越矽谷的機會,甚至矽谷已經開始反向收購中國。

大趨勢和小風口都給了中國科技圈信心,發布會上,甚至有人已經問起「反向收購Evernote」的問題,唐毅說這不是策略當中的一個方向,但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任何業務意義的事情都沒法排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新加坡最大醫療機構SingHealth遭黑客攻擊;谷歌在泰國推出免費公共WiFi
李彥宏稱造車與造PPT不同,這是在暗示賈布斯嗎?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