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旅行者1號距離太陽已經有140個天文單位如何與地球聯繫

旅行者1號距離太陽已經有140個天文單位如何與地球聯繫

旅行者一號不單單是一顆科學探測器,更重要的還有就是其內部搭載的"人類文明信息"!從而使得其多了一層使命,尋找外星生物,並嘗試告訴對方人類文明的信號!

旅行者1號探測器最大的一個亮點是探測器上上帶有一張銅製磁碟唱片,上面的內容包括用55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問候語和各種音樂、圖片等。這是人類希望和外星文明交流的禮物。可惜,茫茫宇宙中目前還有外星生命的蹤跡。

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是如此的遙遠,以至於以光速傳播的電磁信號也需要花上19個小時才能到達地球。這就導致了38個小時的時滯,在考慮到旅行者1號的電力儲備不足的問題,所以目前旅行者1號於地球已經很少進行雙向聯絡了,但旅行者1號還是會向地球發送信號。

旅行者1號具體是怎麼向地球發送信號的呢?這涉及到較為複雜的通信原理方面的原理了,這裡我們就簡單地介紹一下。旅行者1號重815千克,具有一個直徑3.7米的天線,旅行者1號就是通過這個天線向地球發送信號的。旅行者1號把所需發送的信息經過壓縮編碼,再通過調製,由天線發送給地球。如何信號都可以用0和1進行編碼,而天線發送的是電磁波,調製就是利用電磁波的特徵來表示一連串的0和1。電磁波是一種簡諧波,具有振幅、頻率和相位三種信息,因此調製也分為調幅、調頻和調相,分別利用電磁波的振幅、頻率和相位來表示0和1。地球上的天文學家接收到旅行者1號發送的電磁波後,對信號進行解調,也就是調製的反過程,把電磁波攜帶的0和1提取出來,這樣就收到了旅行者1號發送的信號了。

航天中的深空通信有它的獨特特點,首要保證的是可靠性而非速度指標,因此旅行者1號的圖片傳輸速率是1.4kb/s,這也是為什麼旅行者1號在調製之前需要把圖片進行壓縮的原因了。此外,為了減少干擾,保證可靠性,旅行者1號發射的頻率是8GHz波段,這是一個干擾比較小的波段。

總之,旅行者1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希望它能飛得更遠。

留言您的看法!幫小編轉發讓更多人看見~!謝謝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人生 的精彩文章:

地球等天體圍繞太陽運轉的原理

TAG:風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