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件碧桂園告訴我的事

一件碧桂園告訴我的事

1.

最近,房地產商爆雷的架勢堪比P2P。

比P2P更厲害的是,房地產行業雷聲最響的是「頭部平台」碧桂園…

先是位於上海奉賢的碧桂園紅墅林項目發生項目坍塌,造成一位51歲的工人被混凝土壓死,其餘9人受傷。

接著是杭州蕭山所前鎮的碧桂園前宸府項目道路坍塌。

7月26日,六安碧桂園·城市之光項目事故,6死10傷。

8月1日,碧桂園上海工地發生火災。

......

高周轉、快進度的碧桂園,問題終於爆發了出來。

2.

有問題的當然不只是碧桂園,只不過房地產商是財大氣粗的廣告主,一般媒體不願意報道。

只是碧桂園鬧出的事情太大,還出了好幾條人命,實在壓不住了罷遼。

據我的親身經歷和跟一些從業者的交流,幾乎沒有多少樓盤交房是順順利利的:

業主們不是在維·權,就是在維·權的路上。

有主體結構不過關的、有未通過驗收就交房的、有天花板一戳能捅出個洞的…

在這種房屋質量問題面前,什麼虛假宣傳學區、消防安全不達標、孩子上不了學這些「小問題」,都不好意思站出來說了。

交房出現問題,收還是不收?

收的話,問題怎麼解決?當前的環境下,維權何其艱難,難於上青天。

不收的話,若是房價不漲還好,拿回退款再買別的。

但是如若房價漲的厲害,這幾年的機會成本怎麼算?妥妥的全款變首付啊。

所以說,買期房,本身就是一件有風險的事。

3.

出現上面說的這些問題的,都是某二線城市的樓盤。開發商全都是全國房地產行業排名top10 的企業。

這還是好點的,不管房子質量如何,好歹是完工了,交付了。

但並不是所有的開發商都只有這點問題。

據碧桂園回應,碧桂園有息負債2148億元,凈負債率在70%以下。

據悉,這個負債在房地產行業已經算非常好的。很多房企,負債率甚至超過90%。

在去槓桿的大環境下,龍頭企業可以適應改變,但是很多中小開發商就不好說了。

看最近一個月的新聞,失信房地產商成三位數三位數的曝光。

7月20日,黑龍江141家失信的房地產開發商被曝光

7月23日,重慶200多家房地產企業不誠信曝光

7月27日,秦皇島22家開發商被列入失信"黑名單"

......

「失信」,簡單來說,就是資金鏈可能斷了,項目可能爛尾了,老闆可能跑路了。

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其實是件平常事,什麼時候都有。

但是如果大規模集中出現,情況就不妙了。

4.

今天,和「碧桂園總裁致歉」、「碧桂園回應9000億負債」同時登上微博熱搜榜的,還有#廈門房價跌了#。

現在政策「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上頭是鐵了心的要把房價摁住,一分錢也不讓漲。

要說一線城市的房價沒有到頂,我覺得是真的。

但要說整個中國的樓市沒有泡沫,那也是沒人信的。

政策嚴調下,部分地區甚至大部分地區,房價下跌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若房價真有所下跌,必將有助於打破人們對房地產「只漲不跌」的信仰。

甚至不用跌,哪怕只是橫盤上個三五年,就有人支撐不住。

畢竟全國範圍內,抗跌的房子就那麼幾處。其餘的,資金離場在所難免。

由此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必然會壓死一大片開發商。

如此一來,資金鏈斷裂、項目爛尾,將成為頻發事件。

一旦不幸買了這些開發商的項目,一套動輒百萬起步、辛辛苦苦等了幾年的房子,最後發現「雷」了?

5.

過去二十年,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的大環境下,很多問題被高速度掩蓋了。

房地產也是如此。

當發展速度慢下來,原本不甚起眼的小問題,都已經變成了成一顆一顆的雷,隱藏其中。

可能時不時爆掉一兩顆;也有可能一爆炸一串。

很難說開發商的「爆雷」,會不會像P2P一樣,引發系統風險。

但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這個風險要比之前高上許多。

作為普通的消費者,除了聲討不負責任的開發商和不作為的監管部門,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保護好自己。

期房,一定要小心了。

尤其是小開發商的期房,在這個時候,能遠離還是先遠離吧。

關注我

做一個有房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二鳥 的精彩文章:

TAG:愚二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