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靜讀時光|貴州歷史上的四次「移民潮」

靜讀時光|貴州歷史上的四次「移民潮」

原標題:靜讀時光|貴州歷史上的四次「移民潮」



由於黔地一直為羈縻之地,中央王朝控制並不嚴,加之政治原因,故而未能形成大規模的移民,直到到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貴州建省,作為一個獨立區域被納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後,貴州的移民潮真正來臨。

貴州歷史上的四次「移民潮」


有些輸在起跑線的貴州,從古人口中的「黔地苦寒」,到昏庸官員貶謫或發配的「煙瘴之地」,很多當今的人都認為貴州這個「不靠海、不臨江、不延邊」的「三不」內陸省份,大概怎麼也吸引不了外邊的人過來。這個想法顯然有一葉障目的嫌疑。今天的老貴州,如果除去少數民族弟兄,一刨自己家底,卻十之八九都是從外省遷徙而來。這是個什麼原因呢?我們不妨以宏大歷史作背景說開去。


中國作為大一統國家的正式確立在秦漢間,這年頭還沒有貴州,在後來被稱作貴州的大地上有個後世人盡皆知的南方部落方國——夜郎國。史學家連同考古學界、民族學界通過這段歷史得出的一個共同結論是夜郎國的消失同秦漢中央王朝的擴張與華夏文明的南播乃有不可置換的淵源。也就是說,那個時候,漢族的先民就開始朝著黔中大地前行了。不過由於黔地一直為羈縻之地,中央王朝控制並不嚴,加之政治原因,故而未能形成大規模的移民,因此移民話題沒有構成貴州歷史的主流,當地少數民族部落星羅棋布,貴州並未進入中央王朝的主流視野。


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到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貴州建省,作為一個獨立區域被納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後,貴州的移民潮真正來臨。

明朝百萬軍戶入黔


最初的移民來自軍隊。隨著明王朝在貴州衛所的屯兵制度廣泛確立,為保證軍隊兵源不斷、軍心穩定,士兵均可攜帶家室入黔,按照當時每衛額定5600人的制度(實際當為5600戶),明代在貴州相繼設立了24衛和兩個直隸各戶所,折算下來,進入貴州的軍戶當有數十萬之眾。除此之外,明朝採取「移民就寬鄉」政策,在貴州大興屯田,除了衛所的軍屯,還有民屯與商屯,這批移入的人口大體與衛所相當,亦有數十萬人,每遇災年時,外地自發流入的災民也不在少數。如此大批量漢人的移入,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手工業、礦業也隨之發展,驛路的通暢與修繕帶動了商業進步,並刺激城鎮興起(今天貴州大部分市鎮雛形都開始於這個階段),官學、私學普遍設置,一時間儒學勃興、人才輩出、風氣大開,民族陋習在漢文化影響下發生漸變,是貴州獨立區域文化整合的開端,而無疑這個開端從其始便與中央王朝的政治軍事政策密不可分。


六百年來,百萬屯堡人在貴州已經繁衍了20幾代人,漫長的時間足以忘記江南的根而「演變」成了真正的貴州人。唯獨屯堡人對於自己身份的認同感到迷茫和痛苦,漫長的鄉愁世代相傳,直至今日,還有人依然在夢回南京。


安順屯堡文化在六百餘年間既自覺地、頑強地固守自己的故土文化,絕不與寓居之地合流;但群體內部的原有成分本非絕對的單一和純粹,在長期封閉的屯堡中代代廝守,必然要相互滲透。於是,終於形成了既迥異寓居地域,又不再能還原於父母之邦的獨特的文化現象。


清:經濟動因招「客民」

移民大潮在清朝再度湧現,但已不是如同明代通過政府行為組織前來「實邊」的「屯民」,而是在經濟利益驅使下招來的自由移民。因為前代移入的人已成「土著」,清朝初年,貴州土司起兵反清,加上三藩之亂,整個貴州硝煙瀰漫,外來移民或逃亡,或慘死,貴州經濟蕭條、土地荒蕪,成為外地移民的禁區。


從康熙中葉開始,貴州社會趨於安定。清政府用武力摧毀了貴州土司政權,派駐軍隊,任免流官,為移民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此外政府獎勵生產、減免賦稅,給移民提供了良好的經濟條件,貴州的亟待恢復和開發,為移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批新的移民開始小心翼翼地走進貴州。


這些移民,當時的人稱其為「客民」。清代第一批到來的「客民」是軍人,他們隨吳三桂從東北經山西、陝西和四川到達貴州定居下來。據統計,康熙年間貴州總共設有9衛109堡,屯軍8930戶。雍正時期,貴州駐軍更多,僅台拱、丹江、清江、八寨、古州五廳就有8衛85堡7863戶。各地駐軍只移民的一個組成部分,駐軍、移民既有漢人也有滿族人和蒙古族人。


在貴州全省,無處沒有客民,無行業沒有客民。道光六年(1826),貴州巡撫嵩溥對各州廳客民調查,統計全省「各處買當苗人田土客民共三萬一千四百三十七戶,佃種苗人田土客民一萬三千一百九十戶,貿易手工傭工客民二萬四百四十四戶,住居城市鄉場及隔屬買當苗人田土客民一千九百七十三戶,並住居城市鄉場買當苗民全莊田土客民及佃滬共四千四百五十戶」。這一統計不僅說明客民數量已達七萬多戶,而且表明客民活動領域極其廣泛,客民實力極其強大。在道光時期的30年里,外地入黔的客民就有62388戶。


咸豐、同治年間(1854~1874)20年,貴州爆發大規模的各民族農民起義,外地移民大量外逃。起義被鎮壓後,因鴉片暢銷,外國商品開始向貴州傾銷,同時向貴州收購農副產品,於是兩湖、兩廣、江西客民又一次源源不斷湧來。此外隨著洋務運動影響,貴州工礦業開始發展,外地人口加速向貴州而來。據統計,1854~1874年的20年中,貴州人口因戰亂由544.11萬降至417.11萬,凈減127萬;而1874~1898年的24年里,人口增加到485.94萬,凈增68.8萬。這兩個時期人口增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移民的遷入和遷出。

南下西進支黔幹部,建立新政權的骨幹隊伍


1949年,貴州解放,建立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同時迎來了一大批外省籍幹部。從省直機關到地方基層,從工廠到學校,外省籍幹部成為各級領導的主體。直到今天,他們的影響還廣泛而且深刻地存在著。這批幹部就是冀魯豫根據地南下支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西進支隊的同志。


在渡江戰役取得全面勝利之後,中共中央下達了解放全中國的命令,第三野戰軍直搗福建,第四野戰軍開赴廣東,第二野戰軍(以下簡稱「二野」)進軍西南。二野命令解放貴州的任務主要由楊勇、蘇振華指揮的二野第五兵團擔任,務必「於11月20日前攻佔貴陽、黔西,爾後以一個軍留置貴陽地區,捕剿散匪,維護交通,兵團主力則應於12月20日以前經畢節進擊宜賓至納溪地帶之敵,協同三兵團作戰」。


基於貴州在解放前黨的基礎十分薄弱,本地幹部嚴重缺乏的現狀,二野五兵團在接到上級命令以後,決定原先從山東菏澤南下的冀魯豫幹部, 在完成建立贛東北解放區的任務之後,隨兵團繼續西進,接管貴州。1949年9月中旬,由原冀魯豫南下的全體同志、江西地下黨的部分同志、原贛東北區黨委所屬各級幹校的學員,以及江西解放後參加工作自願西進的部分青年知識分子,共9331人,正式組成西進支隊。這支隊伍9月25日從 江西上饒出發,沿途隊伍不斷壯大,到達湖南邵陽、芷江時,幹部總數為9841人,戰士和勤雜人員4400多人,再加上支隊在上饒出發前奉命到南京迎接二野南京軍大分來貴州工作的學員875人,戰士300人,參加接管貴州的幹部總數為10719人,加上勤雜人員,共15000多人。他們成為接管貴州,建立全省各級人民黨政機構的骨幹。

18萬三線建設者遷黔


三線建設是中共中央在特殊歷史背景下採取的一項重大決策。在毛澤東為首的國家領導人認真分析國際形勢,斷定與蔣介石的戰爭很難避免。為了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本著早打、大打、打一場核戰爭的準備,中共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建設大三線的偉大號召。


貴州由於地處西南邊陲的地理區位特徵、山高林密洞多的地貌特徵、能源、礦藏豐富的資源特徵,被確定為全國三線建設的重點省份。以鐵路建設為先導,以國防工業為重點,使能源、鋼鐵、機械、化工工業相配套的三線建設在貴州很快鋪開。1964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國家計委在四川西昌召開會議,強調了六盤水的基地建設問題,重申了此前已確定了061基地(航天工業)設在遵義地區、011基地(航空工業)設在安順地區、083基地(電 子工業)設在都勻地區等工程建設指揮機構的健全問題,初步勾畫出貴州三線建設工業體系的布局藍圖。1964年10月14日,冶金工業部開始將大連鋼廠、本溪鋼廠、鞍山鋼鐵公司的部分設施向貴陽鋼鐵廠搬遷,貴州三線建設由此開始。從全國各地會集的鐵路建設大軍,從東北、華北、華東調集的煤炭勘探隊伍,從上海、西安、重慶遷徙的紡織技術人員和管理幹部 ,從上海轉移的電子、儀錶、化工人員,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科技專家和工人陸續向貴州而來。僅1964年到1965年,隨遷職工和家屬就達8.26萬人,到1978年三線建設停止時,遷黔建設人員已超過18萬。這是解放以來貴州聲勢最浩大的一次外來移民行動。潘治富、張正東 主編的《中國人口·貴州分冊》對此有較詳細的統計。僅貴陽、遵義、安順、凱里、都勻的國防工業部門遷入人員(含家屬)就有3.6萬人,1965年六盤水煤炭基地從外省遷來生產建設者28850人。


文:劉浙黔


來源:《遵義》雜誌


更多精彩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遵義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人散後 一鉤新月天如水

TAG:遵義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