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為啥不上艦?看看這些要改的地方,簡直讓人頭禿

殲20為啥不上艦?看看這些要改的地方,簡直讓人頭禿

原標題:殲20為啥不上艦?看看這些要改的地方,簡直讓人頭禿


目前中國航母艦載機已經定型的只有一款,那就是殲15戰機。


作為一款30噸級別的重型艦載機,殲15個頭很大。它機長22.28米,翼展14.7米,機高5.9米,空重17.5噸,最大起飛重量可達33噸。

殲15是由蘇33戰鬥機改型而來,並且融合了部分殲-11B的技術,最新型號殲-15B換裝了主動相控陣雷達,對敵方隱形戰機的探測距離有較大提升。



它可掛載6.5噸彈藥,包括各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和炸彈,火力相當強悍。


不過殲15畢竟是第四代戰機,並不具備隱形能力,所以面對五代機時顯得比較吃虧。

有朋友要問了,既然殲20已經裝備部隊,那為啥不直接把殲20放到航母上呢?反正殲20的個頭還沒殲15大,殲15能上艦,殲20為啥不能上艦?


這個道理說起來好像簡單,做起來其實困難重重。



首先,殲20是空軍的飛機,必須首先滿足空軍的需求。


因為各軍種的裝備都是按照計劃和時間表進行的,貿然打亂,會使得各軍種裝備的後續發展造成混亂。

就目前的情況看,殲20的缺口還很大,空軍自身的列裝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達到一定數量。所以拿它去滿足海軍的需求,顯然是不現實的。



其次,並不是說大小重量相近的飛機都能在航母上使用,因為航母艦載機和普通的戰鬥機完全是兩個概念。


航母上飛機的使用環境比陸地上要惡劣很多。


首先是高濕、高鹽的空氣,對殲20這種五代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其嬌貴的隱身塗層,先進的電子設備,在這樣的環境下正常工作,都要重新調整乃至重新設計。

而航母艦載機在機體上也和普通飛機不同,機翼要可摺疊,以節約停機的空間。



要增加著艦掛鉤,機體機構要重新加強,尤其是起落架,無論是滑躍起飛還是彈射起飛,都要能經受巨大的衝擊。


在彈射起飛時,在短短100米距離內,飛機將在3秒內從靜止被加速到時速270公里,機體和飛行員都要承受4個G的加速度,飛機在降落時,從時速300公里降到0不到4秒,而這時候機體承受的過載達到6個G。


和空中飛行時的過載不同,起降時作用在飛機上的力量主要集中在起落架和著艦鉤上,瞬時應力非常大,所以機體相應的結構都需要補強,這些結構又牽一髮動全身。


另外在航母上對起飛的距離十分敏感,所以艦載機的翼展都要增大,以美國的F35C為例子,它的翼展比F35A增加22%,機翼面積增大了45%,雖然動力和重量都沒變化,但是高空速度下降。


所以殲20假如要上艦,需要改動的地方會非常多,這些改動都不是改了就完的,同樣要一項一項進行驗證,甚至和重新設計一款新型的艦載機也相差無幾。



從目前世界航母大國的經驗來看,航母艦載機基本都是一開始就按照艦載機的需求來設計的,拿戰鬥機改艦載機看起來省錢又方便,實則隱患多多,不值得提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兵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軍究竟服役了什麼,一次出擊,可投送500名士兵
這款戰機發動機能拐彎,研製難度遠超殲20,未來部署兩棲攻擊艦

TAG: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