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7月全國平均氣溫22.9℃較常年同期偏高1℃

今年7月全國平均氣溫22.9℃較常年同期偏高1℃

中新網8月2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李明媚今天介紹,7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7月,全國平均氣溫22.9℃,較常年同期(21.9℃)偏高1℃。並且,7月高溫日數多、範圍廣。7月,全國平均高溫日數達6.1天,比常年同期多2.1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多。

資料圖:民眾在公園嬉水消暑。湯彥俊 攝

中國氣象局8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7月全國天氣氣候特點。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李明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艾婉秀出席發布會。

李明媚表示,2018年7月,全國平均氣溫22.9℃,較常年同期(21.9℃)偏高1℃。全國有94站發生極端高溫事件,主要出現在甘肅、湖北、吉林、遼寧、山東等省,其中遼寧本溪縣(39.2℃)、吉林集安(38.4℃)等24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7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2018年7月,全國降水量133.8毫米,較常年同期(120.6毫米)偏多10.9%。黑龍江、內蒙古、北京、甘肅、寧夏、青海、四川等地共有92站出現極端日降水事件,其中四川廣漢(321.9毫米)和彭州(253.4毫米)、湖南安鄉(184.5毫米)等16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李明媚介紹,7月強降水過程頻繁,部分地區遭受暴雨洪澇災害。 7月,我國區域性強降水過程頻繁,共出現9次。4—7日、8—11日、15—17日強降水過程影響較大,部分地區遭受暴雨洪澇災害。降雨偏多區域主要位於東北北部、華北大部及內蒙古、西北中東部、西南西部及西藏一帶。颱風活躍,生成、登陸個數多。

7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颱風活躍,共有5個颱風生成,其中有3個登陸,生成和登陸個數較常年(1981-2010年)同期分別偏多1.3個和1個。8號颱風「瑪莉亞」於7月11日在福建省連江縣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60百帕。「瑪莉亞」是1949年以來首登福建第四早的颱風,也是7月份登陸福建最強颱風。受其影響,福建、浙江受災最為嚴重。9號颱風「山神」於7月18日在海南省萬寧市萬城鎮沿海登陸。10號颱風「安比」於7月22日在上海崇明東部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82百帕。「安比」為1949年以來直接登陸上海的第3個颱風,具有陸地維持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的特點,涉及11個省(市、區),浙江、山東、黑龍江等地損失較重。

李明媚分析,7月,全國平均高溫日數達6.1天,比常年同期多2.1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多。我國中東部中下旬出現大範圍持續高溫天氣,高溫強度強、範圍廣、持續時間長。黃淮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區極端日最高氣溫有35~38℃,黃淮中部及重慶大部、湖北西部和東部、湖南中北部、浙江中部等地達38~40℃,局部超過40℃,四川敘永和重慶豐都最高氣溫達42.3℃。7月20日高溫影響範圍最廣,35℃以上高溫面積達159.8萬平方公里,38℃以上高溫面積達13.4萬平方公里。重慶中部、湖北西部和東部、湖南西北部、江西西北部、河南東南部等地最長連續高溫日數超過10天,四川古藺高達23天。

李明媚稱,強對流天氣影響範圍廣。7月,全國有22個省(市、區)遭遇大風、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黑龍江、湖北、重慶、陝西等地的局部地區受災較重,還造成部分地區人員傷亡。7月13—14日,黑龍江哈爾濱、鶴崗、雙鴨山等局地發生風雹災害,損失較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青年難民成功阻止超市被搶劫 贏得工作崗位
酷派和寮國金三角洲國際集團簽戰略合作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