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櫻桃進士」的一首詞,立意新穎,落筆不俗,令人耳目一新

「櫻桃進士」的一首詞,立意新穎,落筆不俗,令人耳目一新

「宋末四大家」之一的蔣捷,字勝欲,號竹山,一個文采和氣節都為世人所重的詞人,在宋末詞壇上獨樹一幟,熠熠生輝。1274年,蔣捷中進士,五年之後,南宋滅亡。因此,抒發亡國之痛、故國之思成為他詞作的主要內容。他的作品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清代文學評論家劉熙載在他的著作《藝概》中說:「蔣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鍊縝密,語多創穫。其志視梅溪(史達祖)較貞,視夢窗(吳文英)較清。劉文房(劉長卿)為五言長城,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歟!」這樣的評價,蔣捷是擔當得起的。而且,他的詞作,也被古人認為是填詞的法度和標準。他的很多詞句令人吟賞不已,千古流傳。「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剪梅 舟過吳江》)僅此一句,就讓他獲得了「櫻桃進士」的美稱。一首《梅花引 荊溪阻雪》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展示了一個清妍的藝術境界,傳達了對破家亡國的傷痛之情。

梅花引?荊溪阻雪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櫻桃進士」的一首詞,立意新穎,落筆不俗,令人耳目一新

白鷗問我泊孤舟

這首詞大意是:那自由自在的白鷗問我:怎麼在這兒停舟?是被迫留在這裡,還是自願留在這裡?又為何事愁雲鎖眉頭?江風拍打著船窗的小簾,燈影兒搖曳不休。獨對孤燈閑影,冷清清、無聊賴,回憶起舊時游。舊遊呵,舊遊!今日可否仍在心頭?只記得花外有樓柳下系舟。夢魂呵,夢魂!夢魂兒飛不到,讓寒水空自流。天上黃雲漠漠,地上雪水將我木棉衣濕透。都說沒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飛雪,有梅花似我一般愁。

南宋滅亡後,詞人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時間轉眼到了冬天,詞人乘舟沿荊溪而行,為雪所阻,泊舟荒野,空寂無聊,懷舊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寫了這首詞,描述當時的心境。

「櫻桃進士」的一首詞,立意新穎,落筆不俗,令人耳目一新

何事鎖眉頭

上闋開端以白鷗發問引出下文,將詞境帶入虛幻。「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於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邊,自然不是「心留」。詞人起筆突兀,出示幻象以虛寫實。他落筆不寫風雪和溪流,而寫泊舟經過,立意較為翻新,下面繼續讓白鷗發問:「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鎖眉頭」以形示情。白鷗是詞人寄託心情的意象。問者之意,借白鷗說出,婉深而鮮明。此謂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過白鷗表達的,但白鷗的心情和作者恰恰相反,它並非作者化身。因為它慣於生活在風雪之中,激流之上,白鷗在此處,自然是「心留」。而作者卻是迫於「身留」。詞人描寫白鷗,是深化意境。「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詞人由舟內到舟外,逐次展示境況的寒冷凄清。燈暈舞,指昏暗的燈光搖晃不定。舊遊,指昔日漫遊的伴友與游時的情景。傍晚時分,冷風拍打著簾幕,把燈火撩撥得跳蕩不已,光暈連同我的影子,都在搖曳著。在這孤獨冷清的境地種,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遊伴來。

「櫻桃進士」的一首詞,立意新穎,落筆不俗,令人耳目一新

花外樓,柳下舟

下闋依然以設問開始,緊承上闋「憶舊遊」。「舊遊舊遊今在否?花柳樓,月下舟。」遊伴啊遊伴,你可還健在?憶起結伴而游,感到非常歡樂自在!花叢旁的小樓,柳蔭之下的輕舟,一切多麼美好。「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夢境是美好的,然而,美好的夢境更加劇了現實的悲涼。在空虛絕望的心境中,詞人不免流露出一絲責怪意思。「漠漠黃雲,濕透木綿裘。」 回到現實,冷風、寒水、黃雲、白雪,使我片刻也不得安寧,但連那木棉(即棉花)裘都濕透了,這份寒意不僅讓人身體備受折磨,更侵襲著人的內心,令人愁腸百結。詞人懷遠之情,如荊溪流水那樣悠悠難盡。風雪漫天,令人愁苦萬分。「都道無人愁似我」,孤舟黑夜唯燈與影相伴,有誰的愁能與我相比?「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極寫天氣寒冷。梅花有著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氣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象我一樣,浸透在愁苦之中。詞人以梅花自比,進一步烘托心境的凄涼。

「櫻桃進士」的一首詞,立意新穎,落筆不俗,令人耳目一新

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全詞流動自然。以發問開頭,未待回答,卻已氣勢凌人。詞中多用短句,節奏感極強,音響較為清越,音節婉轉流暢,訴說自然婉轉,情思綿麗。全詞以抒情為主,情景融合,氣宇軒昂。詞尾以傲雪的寒梅不耐寒愁的設置,新意盡出,足見設景功力之深。明末文學家魏丕植說:這首詞的巧妙正在於它以白鷗發問,立意新穎,落筆不俗。在蔣捷的詩詞中很少有這樣的清妍之作,讀過之後,令人耳目一新。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沙視界 的精彩文章:

此文是《古文觀止》的首篇,將古人的權謀與人性的醜陋揭露殆盡
真沒想到,李清照這首膾炙人口的小令,原來脫胎於這位唐人詩句

TAG:老沙視界 |